/敬邀記者蒞訪與報導/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舉辦
「有愛無礙、跨越障礙~長庚醫療體系口足畫作聯合展覽」開幕茶會
◎時間:2019年3月6日(星期三)下午2:30〜4:00
◎地點:A8藝文中心(桃園市龜山區復興一路8號3樓,機場捷運A8長庚醫院站Global Ma11 3樓)
◎活動聯絡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社會服務課 朱怜穎小姐
◎聯絡人電話:03-3281200分機5128、0975352853
◎流程:
14:00~14:30 報到
.................................................................
14:30~14:50 貴賓致詞
.................................................................
14:50~15:10 口畫家陳世峰生命故事分享
.................................................................
15:10~15:20 跨越障礙、把愛填滿-用筆為愛上色
.................................................................
15:20~16:00 畫作導覽與茶敘交流
.................................................................
16:00~ 賦歸
.................................................................
◎說明:
口足畫家是一群身體嚴重殘障的藝術畫家,畫家們多因先天畸形、疾病或遭受意外重創而喪失雙手功能,進而以口或足持筆作畫。長庚紀念醫院秉持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精神,長期關懷弱勢族群,自98年起聘任口足畫家,迄今共聘任33位畫家,收藏約2200餘幅作品。畫作懸掛醫院各角落,鼓舞許多病患及家屬,同時也讓這群身障畫家能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達到身障者自立生活的目標。
為讓口足畫家不屈不撓的精神及富有生命力的畫作能被更多社會大眾看見,本院積極在捷運、百貨公司…等多處公共空間展覽,深獲社會大眾肯定。每一位畫家的故事都是感人的生命樂章,透過其對生命的體悟轉換成藝術創作的基石,畫作中細膩的線條與濃烈的色彩展現對生命的熱愛,每一幅作品都是嘔心瀝血的結晶。
本院於2019年3月2日至3月17日在A8藝文中心辦理「有愛無礙、跨越障礙〜長庚醫療體系口足畫作聯合展覽」,並於3月6日舉辦開幕茶會,口畫家陳世峰將於現場分享生命故事及習畫歷程,另將安排「跨越障礙、把愛填滿」活動,邀請貴賓與口足畫家用筆為愛上色,讓社會更溫暖!希望藉此鼓舞每一個人正向面對人生中的挫折,誠摯邀請記者朋友們蒞臨採訪。
【口足畫家簡介】
◎口畫家陳世峰story〜善用欲望的力量、在逆境中成長
14歲那年,世峰因誤觸高壓電受傷致雙臂截肢,前後經歷了7次手術,躺在醫院的他忍受著傷口的劇烈疼痛,不斷地問上蒼:「為什麼是我?」。生活從此無法自理而自怨自艾,年少青春的他十分在意別人的眼光,總是窩在家裡消沉度日。直到有一天朋友來探視告訴他:「人的一生最可怕的就是自己放棄自己,雖然你失去雙手,但其他的都還在呀!」,看著家人對他的付出和關愛,於是世峰開始思考人生的方向,自己到底還能做些什麼?
繼續求學是他第一個想達成的目標,但最先需要克服的是書寫問題,於是他咬著鉛筆、趴在桌上,拼命地練習咬筆寫字,在咬斷數枝鉛筆後終於能寫出別人也看得懂的字,於是他復學了!因不想事事求人,也開始練習自己穿衣、如廁、吃飯,甚至為了想騎摩托車自己畫設計圖、改裝機車、考駕照。受傷後的世峰不斷激勵自己,他說:「欲望會產生力量,只要想做沒有做不到的事!」,甚至還學會了開車、潛水、釣魚…等,不斷地突破身體的限制。
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世峰自己找老師學畫,一開始啣筆過程中脖子又痠又麻、牙床疼痛,畫筆的碎屑刺傷喉嚨,清洗畫筆時不慎吃到煤油而作嘔不已,但他從不曾輕言放棄,享受在創作過程中可以天馬行空、無拘無束的表達自己。現在他時常受邀到學校演講,奮鬥的故事也編列入國小教科書內,鼓勵學生們正向面對生命中的挫折!
「手足情深」用來形容陳世峰夫婦別具意義,陳太太為小兒麻痺患者不良於行,而世峰雙手殘缺,因此兩人生活上互為對方的手腳,需要奔走的事情,都由世峰負責。他認為凡事不是只有一種方法能做到,一定有其他方式,只要不放棄一定能成功。每個口足畫家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每個故事背後都有兩個字叫「堅持」!
◎口畫家簡榮男story〜以口繪夢、重拾對生命的熱情
榮男從小父母百般疼愛,衣食無缺生活一帆風順。於霧峰農工畢業後,同學們為了即將入伍的他舉辦歡送會,未料在回家的路上發生車禍,致其頸椎第四節骨折、全身癱瘓,醫生告訴他需要仰賴輪椅度過終生。
車禍後的第一年幾乎都在床上生活,看著牆上的時鐘一分一秒的過去,他決定收拾悲傷的心,自我振作起來,主動到中山復健醫院復健,也開始學習電腦繪圖軟體、多媒體網頁設計等課程,多年後教授學生,藉此分擔家計。然而榮男深感所學不足,期望進修藝術課程能讓工作上有所突破。
88年榮男開始學習以口作畫,起初習畫的過程艱辛萬分,常因嘴巴過度出力而將畫筆咬斷、畫筆在嘴裡摩擦而導致牙齦紅腫流血,但他從未因此打消習畫的念頭,沉浸在色彩繽紛的油畫世界裡感到無比快樂。98年開始榮男成為本院口足畫家,增加與其他畫家畫藝交流的機會,生活也變得更開闊。穩定的收入來源也讓其有更佳的生活品質,透過醫院辦理展覽增加其作品的曝光度。榮男十分感謝醫院的協助,讓他更有信心給予妻子幸福和希望,期許自己有朝一日能開設個人畫展讓全世界的人駐足欣賞他的作品!
◎足畫家廖瑞金story〜絕處逢生、用腳技翻轉人生
瑞金幼時父母離異家境貧苦,年邁的父親將三歲的瑞金與哥哥送至育幼院,兄弟倆因未施打疫苗,經蚊子咬高燒不退,雙雙罹患腦膜炎,瑞金傷及神經而無法發聲說話、雙掌蜷曲、嚥食困難。拿到人生爛牌的抑鬱童年,說不出的苦只能靠動手宣洩,當打人砸物都無法為他止痛,他開始狂跑,國小每天放學都跑操場三十圈,畢業時終於拿下第一名,這次的經驗讓他體認到「只要功夫下得夠,沒有做不到的事!」
十三歲時他獨自一人到異鄉求學,因現實的環境學會獨立生活,瑞金用腳烹飪、打掃、洗衣,且因家境貧困非得自食其力打工謀生。十八歲時找到美術老師教瑞金用腳夾筆作畫,透過不斷地練習終於畫出自己一片天空,他的作品線條細膩、色彩豐富,熱情幽默的個性常在畫作中展現的淋漓盡致,充滿對生命的歷練及正能量。
瑞金在師範大學的桌球場上遇到生命的知己吳芙妤小姐,芙妤認為瑞金人生遇過太多苦難卻還能笑口常開,強韌的生命力及與不不屈不撓的精神最令她感動,最終在親友的祝福下完成婚禮。從小在育幼院長大的瑞金,人生最大的盼望就是建立屬於自己溫暖的家,如今願望成真,夫妻倆育有一個可愛的孩子。瑞金抱持著感恩的心,時常到育幼院、學校、監獄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希望藉此鼓舞許多脆弱需要幫助的心靈,給予逆境中的人更多正面的力量。
「長庚醫療體系口足畫作聯合展覽」開幕茶會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