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市政總質詢:陳姿伶議員
11月15日市政總質詢:陳姿伶議員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5)日率市府團隊至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2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列席備詢,就市議員陳姿伶提出成立原住民族托嬰中心及族語幼兒園、促進原民青年創業機會、提高都會原民事務幹部工作協助費、建議原住民團體意外險理賠金額採分齡分級調整、強化都會區原民權益保障等質詢事項詳細說明。

陳議員提及本市原住民族0到3歲人口近5,000人,然而108年上半年度統計公托中心原民托育人數僅21人,建議強化原住民族托育措施,對此,鄭市長說明,中央已開始實施托育準公共化政策,目前各縣市公托中心涵蓋率都不高,桃園將持續朝「一區一公托」目標努力;此外,桃園八德瑞泰原住民集會所的公托中心,保障20%的原民名額,今(108)年共5位報名、全數錄取,家長假如是自己帶孩子或是送到私托中心,政府都有補助,桃園也加碼發放育兒津貼,未來也研議原民集會所朝多元使用,規劃更多小型公托。

陳議員認為桃園都會區原民人口持續成長,建議成立族語幼兒園,打造沉浸式母語教學環境,對此,鄭市長回應,桃園原民人口來自16個不同部落,其中以阿美族人口最多,考量都會區幼兒園原民學生可能來自不同部落,要同時聘到具文化敏感度及多元族語認證的教保人員難度極高,將請教育局研議彈性作法,例如是否課後集中輔導,協助族語教學活動;教育局長高安邦補充說明,市府將加快培訓族語認證教師,此外透過直播共學計畫,可解決族語師資不足問題,未來也研議在中壢區試辦族語教學幼兒園。

陳議員關心原住民青年創業機會問題,建議打造原民創業競賽平台,並由市府成立原民事業營利機構,對此,鄭市長回應,市府已針對原青創業提供相關輔導機制,包含創業貸款協助等,此外,舉辦原民青年創業主題競賽具政策可行性,將請青年局及原民局合作規劃;原民局長林日龍表示,市府自103年起,推動輔導原民工作坊成立營利事業,並積極參與各大市集活動,提高市場競爭力。

陳議員爭取提高都會原民事務幹部工作協助費,對此,鄭市長表示,原民事務幹部定位為志工性質,考量其對推動原民事務具功能性,桃園率先其他縣市讓原民事務幹部制度化,市府目前提供的組織經費中,近4成為工作協助費,未來是否提高津貼將參酌其他五都做法及中央法規,若其他五都提供更高的津貼,桃園將比照辦理。

有關陳議員建議原住民團體意外險理賠金額採分齡分級調整,鄭市長回應,中央透過不同法源,保障職業災害勞工權益,市府則推出加碼版的原住民團體意外險,希望提供原民勞工朋友多一層保障,未來請各單位評估採取分齡分級理賠的可行性,此外,若雇主未幫勞工投保社會保險,經檢舉調查屬實,勞動局絕對依法重罰。

陳議員認為桃園都會區原民人口已經超越原鄉地區,市府應強化都會區原民權益保障及相關建設,對此,鄭市長說明,桃園原民人口約7萬5,000人,預估2年內將突破8萬人,成為全國第二大原民城市,僅次於花蓮;考量多數原民人口居住在都會區,未來都會區原民發展政策要更多、更快,復興區因擁有全市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建設需求也會顧及;鄭市長重申,原民事務涉及跨局處資源整合,不侷限在原民局,各局處都應提升對原民事務的了解,以利政策規劃及推動能符合原民朋友需求。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