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市政總質詢:陳雅倫議員、黃家齊議員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0)日率市府團隊至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4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列席備詢,就市議員陳雅倫、黃家齊提出龜山大坪頂交通問題、青山路限高、華亞A7空氣汙染、龜山區空氣盒子佈建數量過低、桃園舊城區發展等質詢事項詳細說明。
陳議員指出龜山大坪頂地區臨近A8長庚醫院生活圈、工三工業區、工四工業區、華亞園區以及A7重劃區生活圈,加上未來A7重劃區生活圈將陸續有人口移入、產專區設置,對於大坪頂地區的交通將帶來嚴峻的挑戰,建議市府針對文桃路及壽山路進行拓寬。鄭市長回應,文桃路目前已完成拓寬,壽山路桃園段也已完成,但壽山路新北段道路平均僅有6-8米,大腸接小腸導致交通效益低,將來如全段完成拓寬,對於新北也將帶來交通效益,後續會與新北市研商,並將壽山路新北段拓寬案列入北桃交流平台的議題。
陳議員詢問青山路打通至振興路可行性方案問題,認為針對道路坡度問題可以透過工程手段來克服道路坡路問題。鄭市長表示,打通青山路至振興路,確實可達到交通分流效果,請交通局進行可行性評估時,就工程技術面以及爬坡度規範進一步研究,評估讓振興路直通青山路的可行性。
陳議員指出桃園市區公車因受限於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的限制,導致桃園市區公車僅能開往新竹及新北市,無法跨越兩縣市,直達台北,造成龜山地區的市民朋友交通不便,建議市府運用專案解決龜山地區居民的交通問題。交通局長劉慶豐表示,目前正研議從桃園經由振興路、忠義路至龜山地區後再到台北的交通行駛路線,已於8月19日提送需求申請書至交通部公路總局,正在徵詢新北市以及台北市政府就行駛路線提供部分意見,以辦理後續審議程序。
陳議員提出青山路限高問題,認為青山路是龜山連接新北、新莊重要的道路,卻因限高問題,造成中巴客運無法行駛該路段,建議市府進行滾動式檢討,是否有調整的可行性,以及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開闢桃園龜山連接北捷系統的公車路線。鄭市長表示,由A7走青山路至新莊迴龍地區確實是一條道路捷徑,但過去因考量此路段為山路,因此決定限高,而初步觀察增加中巴行駛具有可行性。
交通局長劉慶豐補充說明,透過初步檢討可放寬限制條件,未來會配合開設中巴客運,並全面檢討道路速限以及標誌,待檢討完畢之後,後續將徵求客運業者。
鄭市長進一步表示,關於陳議員針對大坪頂地區的交通方案,包括壽山路新北段拓寬、青山路開放中巴行駛以及A7聯外道路,確實有必要,讓A7高密度的生活圈可以達到有效的交通紓解,未來針對交通的各種分流方案市府都會持續努力。
陳議員質詢大坪頂華亞A7空氣汙染及龜山區空氣盒子佈建數量過低問題,要求環保局主動積極處理空氣汙染問題。對此,環保局長呂理德說明,桃園轄內共1,000個空氣盒子,有將近七分之ㄧ的空氣盒子佈建於龜山及華亞,未來將陸續擴充,龜山地區會優先納入補充區;而針對民眾反映臭味的問題,因受限於法規限制,易造成法規標準與實際稽查結果產生落差,未來會建議環保署修改法規以解決此問題,此外,針對華亞科技園區,也已要求大型工廠需連續24小時進行監測,也都有持續固定派遣稽查人員進駐在附近。
黃議員關心桃園舊城區的發展,認為市府先推動一系列騎樓整平、電纜地下化、行人徒步區等計畫,再推動商圈再生計畫,舊城區內的年輕人仍不斷外移,呈現空洞化,僅留下老年人缺乏對街區改變的誘因,建議市府振興舊城區,透過邀請在地居民共同參與、成立老屋修繕與活化經營據點,以及參考外縣市做法規劃完整的桃園舊城區輕旅行路線。
鄭市長表示,過去桃園的發展是以桃園大廟為核心,逐漸發展出商店街以及市集,後續隨著發展核心移轉至桃園火車站,舊的桃園縣政府、桃園市公所也都分佈在中正路上,是桃園過去發展的主要軸線。而目前包括服飾、珠寶、銀樓、婚紗以及傳統消費都在桃園中正路上,而這幾年也陸續發展咖啡街、博愛文創街,市府仍會持續規劃,再造桃園商圈魅力。
黃議員認為市府推動一系列騎樓整平、電纜地下化、行人徒步區等計畫,但舊城區內的年輕人仍不斷外移,呈現空洞化,僅留下老年人缺乏對街區改變的誘因。對此,鄭市長表示,市府進行大溪老街再造時,推動大溪舊城計畫,讓舊城新生,包括電纜地下化、徒步區改善、透明電梯、木博館、街角館等,也從和平老街一路推動至中山老街及普濟路,對於舊城再生有一套邏輯,需要跨局處共同合作,市府會研擬整合平台一起推動,並以三民路內環區為優先推動範圍,進行都更、舊城再造及商圈重生,並希望鼓勵年輕人進入舊城、舊商圈發展。
黃議員指出市府提出的「老屋再生活化補助計畫」,需申請人自行籌措工程經費及撰寫計畫書,讓留在老城區的老年人缺乏誘因,建議市府修正計畫辦法、降低門檻並提高補助比例,並專案規劃,提高老城區的實際運作方式。文化局長莊秀美回應,老屋補助仍需所有權人有意願,而位在八德的黃長福堂是一個很成功的案例,爭取到文資局補助900萬元的修繕費用,如老屋所有權人有意願,市府都非常樂意協助申請、輔導。
鄭市長補充說明,針對老城區的再造及老屋活化,市府皆非常贊成,如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會請文化局協助負責,而一般的老屋活化將交由都發局,未來針對桃園舊城區的文化、商圈、古蹟以及特色商家,將親自召集各局處成立桃園舊城再生計畫平台,並同時納入老屋活化項目,與各局處一同推動。
黃議員也建議市府保留老城區騎樓做生意的攤販文化。鄭市長表示,市府進行纜線清整、電纜地下化、騎樓整平、徒步區設置,目的是希望讓商圈成為行人友善的空間,中正路道路狹窄,僅有12米,且缺乏人行道,希望騎樓整平之後還是要讓出空間,供行人行走,後續會以完成市府目標的原則下與商家取得共識,也鼓勵以退縮成為都更獎勵的項目,讓道路從8米拓寬至15米,或8米拓寬至12米,成功打開桃園的道路。
黃議員詢問桃園舊城區觀光導覽的設置點。鄭市長表示,設置在大廟口派出所或公民會館都是可行的,原研擬在大廟口成立舊城導覽中心,並結合景福宮共同推動,讓景福宮與舊城的文化相結合;而公民會館的設置,主要是希望提供給更多的公民團體使用,未來會持續充分利用,為舊城區注入更多年輕人的力量。
9月10日市政總質詢:陳雅倫議員、黃家齊議員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