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不返鄉」,祈健康,保平安~過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
端午節將至,「返鄉,和家人相聚」,在這忙碌的生活裡,的確是平凡又珍貴的幸福,但以目前新冠疫情嚴峻,已有多起因家庭群聚,而導致喪親的痛苦經驗,我們是否該思考「不要返鄉」,但依然可保留節日意義的作法。端午節,古時稱衛生節,不管划龍舟、包粽子、帶香包、喝午時水、祭祀、回岳家,以及避邪除穢習俗,核心的意義皆為祈求平安健康,希望和家人的關係長長久久。既此更不宜冒群聚風險,堅持返鄉過節。反倒是透過網路和電話聯繫,聊慰相思之情,表達對親人的關愛,這樣可避除染疫,實質照護到至親的身心,又符合節日的意義。
少了舟車勞頓,個人也可藉此休養生息,這才是圓滿的過節。而如因不能返鄉,內心難免悵失,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鍾秀華臨床心理師提醒大家,可運用深呼吸,轉念和起身活動(例如動一動,或進行有興趣的活動),以轉化隨疫情而來的負面情緒,落實疫情守則,不讓疫蟲為害,並實踐健康的生活準則,維護好身心健康。
相信待疫情過後,擁有健康的彼此,更能享受相聚快活時光。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