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環保局配合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28)日舉辦的全國性循環經濟績優企業頒獎典禮暨高峰會及桃園市永續資源館開幕,特舉辦系列活動,包括桃園市資源循環績優處理機構表揚典禮、桃園生質能中心營運及推動固體再生燃料(SRF)循環產業鏈特展。為推動循環經濟及廢棄物能資源化,永續資源館以「循環經濟產業媒合中心」開展,透過物質能資源化與高質化方式,建立廢棄物循環再生利用產業鏈,以建構上中下游產業鏈媒合平台。讓國人了解循環產業從桃園開始,共同邁向2050年「物質全循環」終極目標!
鄭文燦市長表示,桃園2022年起預計每年投入180餘億元於淨零路徑中,整合六大部門64項減碳策略,與產官學界共同合作,並運用公私協力,讓桃園綠色城市轉型成零碳城市。而永續資源館於展區內透過廢棄物處理與再利用廠商實體產品展示,以及舉辦企業高峰會、績優處理機構頒獎典禮等活動,藉由媒合平台及行銷推廣資源化產品來串聯上中下游產業鏈,創造經濟與環保的雙贏局面。
環保局長呂理德表示,為有效提升桃園市轄內處理機構自主管理、落實廢棄物妥善處理,環保局每年針對營運滿1年以上的廢棄物處理機構辦理評鑑,邀集專家學者至機構現場,就營運管理、處理技術、廠區環境、資源化產品、衍生廢棄物流向管理及節能減碳等項目進行評分。本年度因應廢棄物清理法修正,資源化產品品質及相關規格認證為今年評鑑重點,避免造成非法棄置,產源端也可安心將廢棄物委託處理機構進行處理。
桃園市48家處理機構中,本年度獲評為「A級」的績優處理機構共18家,期許績優機構帶動廢棄物處理產業技術、品質提升,成為桃園市推動循環經濟的基石。此外。桃園市有5家企業獲得行政院環保署頒發臺灣循環經濟績優企業殊榮,包括中台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秀霖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永豐餘消費品實業(股)公司楊梅廠、尚達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桃園分公司。
桃園市有48家廢棄物處理機構及497家再利用機構,透過完善管理機制,能妥善處理農工商各領域所產出之廢棄物,永續資源館所舉辦的「循環產業由桃開始」特展,即展示從以往之「線性模式」,到現今之「循環經濟模式」,並介紹各類型廢棄物產生源及如何回到生產供應鏈,讓以往的想像化為真實;展區分成7大類,為「生活領域」、「建材」、「基礎工業」、「電子電器」、「農業」、「轉廢為能領域」與「文創領域」等,共計有59家企業協助策展。
開幕系列活動中,特邀請正隆股份有限公司大園廠分享「造紙廠SRF之應用」,以及永豐餘工業用紙股份有限公司新屋能源廠分享「永豐餘工業用紙生質能源與SRF應用」,使各企業代表們了解桃園於淨零政策中,公私部門致力於從生媒改用潔淨燃料,並透過固體再生燃料(SRF)作為最後一哩路之媒介。永續資源館即日起同步開放資源化產品媒合申請及場地導覽出借服務,推動桃園市成為全國循環經濟產業發展重鎮。
今日包括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桃園市長鄭文燦、環保局長呂理德、經發局長郭裕信、市府技監劉建中、觀音區長林國甯、桃園清除處理公會理事長鄭博仁、全國清除處理公會理事長林崇仁、桃環科聯合廠商協進會理事長黃輝彬、龍谷大學名譽教授北川秀樹、京都府亀岡市環境先進都市推進部長山內剛、國立成功大學副教授王毓正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新聞發布: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事業廢棄物管理科科長周孫有0933914632
新聞聯繫: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公關室主任鄭一帆 096506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