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議會 定期會
秘書處 新聞處
工 作 報 告 !
全國時報 特派記者 馬虞海/桃園報導
桃園市議會第三屆第一次定期大會4月26日由市府 秘書處、新聞處、提出工作報告:
秘書處處長許淑真首先報告: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 疫情逐漸趨緩,邁向與病毒共存的時代,秘書處配合調整市政大樓項防疫 措施,持續執行洽(辦)公人員消毒、公共區域清潔相關防疫措施。 隨著國際疫情解封及國境開放,在國際事務工作方面積極推動桃園市與國際友好城市及兩岸之線上與實體交流,提升桃園國際能見度;行政園區管理工作方面,除維持大樓內設備維護與清潔工作,亦積極辦理前棟屋頂防水工程、升級市政大樓全數位電子式交換機系統及汰換後棟電力設 備,確保公設品質;在文書檔案管理方面,除持續協助各機關強化檔案管理效能並提升文書品質,也積極輔導各機關爭取金檔獎;事務工作管理上,持續落實工友管理、宿舍管理、財產物品及公務車輛等庶務工作。 未來本處將持續妥適辦理各項業務,並與各機關間保持良好溝通協 調,讓國際事務逐步恢復疫情前交流熱度,也將全力投入帶領金檔桃園隊 爭取金檔獎最高榮譽,邁向20連霸。
新聞處長 羅楚東 接著報告:
新聞處主要工作分為新聞聯繫、綜合行銷、新聞行政等三大面向,即時發布市長、副市長公開行程之市政新聞及照片,整合各局處發 布重要政策新聞稿,並協助聯繫媒體訪問,展現市府團隊施政理念及成果。 為方便各界瞭解公共工程體檢委員會、生育津貼、國中小免費營養午餐及幼兒 園大班免學雜費、代理教師全年聘期、桃園市擴大肺癌篩檢等桃園施政亮點,新聞處透過多元管道及行銷資源,使民眾能迅速瞭解政策內容。在議會的指導下,無論在新聞聯繫工作、市政行銷、有線電視輔導等業務,均能按部就班 推進,與市民一起努力,展現桃園施政成果。
未來,新聞處將繼續精進各項業務,與各局處橫向聯繫,透過多元行銷管道進行分眾宣導,行銷智慧新城, 推動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提升城市競爭力,也將持續捍衛市民收視 益、提高有線電視多元服務價值。
舒翠玲 議員
新聞處的功能除了替市政府、市長宣導外,對於一些外傳謠言也應該公開說明,舉例來說,桃園國際棒球場向外出租給廠商,但是中間有關球場的租金問題引發了民眾疑問,民進黨許多議員說,政府靠租金賺了大錢,租金這個問題是前市長鄭文燦手上訂定的契約,後又修定十年新契約,讓利給廠商,體育場是一個推展體育的場所,但是近年來在鄭文燦手上舉辦大型的演唱會,一年可能達到了3次,每一次租金有6000萬收入,但是實際的帳面上只有三千萬,腰斬了一半,這是怎麼回事,新約裡面甚至達到了剩下600萬,外野、停車場都送給了廠商沒有收取租金,這些租金的收取實在太不合理,新聞處應該調查清礎加以說明。
有一份黑函沒有具名,但是這個函文中指出了時間,事情的事實,就是秘書處在111年春節前購買了4萬個快篩劑,秘書處將這些快篩劑送給了熟識的廠商,據說廠商回饋了現金,秘書處將它分給了秘書處同仁,但是有些有拿有些沒有,這一個問題秘書處處長應該查明白,這個是天大的事情涉嫌貪瀆。
彭俊豪 議員
新聞處處長羅楚東新媒體宣傳很內行,宣傳包含對節慶人、事、物的宣導,它的事務範圍內包含報紙、臉書YouTube等新媒體,新聞處著重於臉書,其他的很少上傳影片,有的影片都是兩個月前的,像是「米干節」就可以透過影片宣傳,分眾傳播應該考慮平台的配置;阿桃園哥很久沒有出現,是不是新聞處今後不會再用,好像米干節出來一次,網路上大家都很好奇,希望他還是可以繼續的作為宣傳工具。
許家睿 議員
桃園市政府行政大樓使用超載狀況,升格後增加了1491人到達6383人,目前大樓只能容納3000人,許多局處都散落在外辦公影響了行政效率,因此第二行政園區大樓進入建設的規劃中,只是6年來只完成了評估,從2017年到現在選定了中路埤塘公園、捷運綠線G12南崁轉運站附近、青埔高鐵亞旭創園區三塊地使用,但是這三處可能都有困難,中路地區配合鐵路地下化已經有車站在附近,目前似乎沒有保留機關用地,同時要平衡地方發展各地都有不同的區位優勢,選的應該符合國土計畫,桃園市有航空城、中壢、桃園三個都會生活圈,它們都有發展重點,桃園生活圈是行政中樞,納入都發局「都市計畫藍圖案」討論,建議蘇副市長協調納入都發局、秘書處、地政局一起辦理。
![](https://www.natnews.com.tw/archive/news/images/4d4fb6c60a6d3bfef3493ae8bd982b83.jpg)
![](https://www.natnews.com.tw/archive/news/images/0ff932d721a1e501337014f91a03de9d.jpg)
![](https://www.natnews.com.tw/archive/news/images/ae9c51c66612d48236d31577cf81618a.jpg)
![](https://www.natnews.com.tw/archive/news/images/6d0d52919fdaa231a32ed9830d035d0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