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烏戰爭淺論中共與台海危機
烏克蘭與俄羅斯爆發軍事衝突已過了兩年,原先俄羅斯的作戰想定是利用精準打擊武器癱瘓烏克蘭軍事設施、電子與網路攻擊癱瘓通信與指揮系統,透過空降兵佔領安東諾夫機場並佔領基輔,但經過後來的戰況可見俄國並未達成此目的。除了無法完全壓制地面的防空力量,俄國空軍更無法完全摧毀烏克蘭空軍,除了暴露武器裝備的問題,更顯現俄羅斯空軍的作戰型態與西方不相同的地方。
相較西方空軍的掌握整個戰區制空權的作戰理念,俄國空軍更偏向掌握戰場局部的空中優勢,並擔任支援地面部隊的空中砲兵角色。另外從戰機使用的武器可以看出端倪,相較美國以及北約成員國空軍普及的精準打擊武器如JDAM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等等⋯⋯,俄國空軍更常使用無導引的傳統炸彈以及無導引火箭,暴露其精準打擊武器的不足,更迫使戰機必須冒著成熟地面防空火力的風險進入戰場上空,另外缺乏足夠的距外打擊武器以及配套的導引系統使其無法完全癱瘓烏克蘭重要設施,導引系統也經常受到北約干擾無法正常發揮作用。另外這場戰爭更可看出情報資源對於影響整體戰場的重要性,自開戰至今,北約幾乎無時無刻都有各型偵察機及電子作戰機種於烏克蘭邊境巡弋,提供烏克蘭空中與地面的俄軍動向,這也說明為何缺乏情偵系統的烏克蘭軍隊總是能把握戰機,給予俄軍一定程度的打擊。
許多人認為烏克蘭與台灣處境相似,但筆者認為不相同,其主因除了地理環境的不同,整體軍事結構也不相似。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並不像台灣與中國有海峽相隔,俄羅斯無需考量登陸作戰的風險。另外烏克蘭與北約成員國有陸地連接,本次許多跨國支援的各式軍火裝備直接透過鐵路系統運輸至烏克蘭,並且有北約完整的情報支援,但台灣四面環海,一旦中國海軍在台灣周邊海域實施反介入/拒止作戰,周邊國家便很難提供海運支援以及情報支援。除了實體作戰,我認為烏克蘭值得台灣借鏡的部分是其心戰作為。自開戰至今,烏克蘭的心戰作為從未停止,不斷藉由社群媒體發布戰爭相關資訊,除了凝聚軍民士氣,更有利爭取國際支持與支援,筆者認為烏克蘭的心戰作為是現代心理作戰很好的範例,我國可借鏡作為戰時心理戰的範本。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