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張憲義叛逃事件看保防工作之重要性
自由時報105/04/27刊載叛逃事件主角張憲義在美得意洋洋自述,其目的在求得翻身,企圖粉飾其忘恩負義背叛國家之事實,想在晚年有榮歸故土之企圖,不願客死異鄉。
張憲義罔顧對國家之傷害,還振振有詞:沒有背叛台灣 只對不起郝柏村。有道是斗米恩,擔米仇,張員受國厚恩哉培,泯滅天良,不忠不義還洋洋得意,真不知恥。回顧此事件之發生經過,仔細探索後,愚以為在於保防工作上缺少了什麼。究其原因我們太注重有形的保防,缺乏內心保防認知,假使掌握重要國防研發機密的人員有忠於國家之意識,自然而然就不會假職務之便作出違反保防規定。
是以如何加強內心保防認知乃為當下保防之課題。對此個人建議:
1. 恪遵保密規定,確保機密維護:
在資訊科技便捷的現代環境中,訊息傳遞快速,加上現況開放對外連網,這對於本院保密工作而言,無疑是一項嚴峻的考驗。有道是「事以密成,語以洩敗」,軍機保密實為作戰勝敗之關鍵,亦直接影響本院榮辱與後續存亡。最近幾年所破獲之共諜案可得其證,亦提醒了本院同仁在研發工作期不能忽視「保密防諜」的重要性。管子曾說:「牆有耳,伏寇在側」,故處處提高保密警覺,養成守口如瓶的習慣,是個人最有效且易執行的保密作為,亦是本院同仁在轉型後應有之基本職業道德操守即對國家安全有「沉默服務與義務」。
2. 堅定中心思想,常存憂患意識:
0520後新政府開演新局,兩岸氛圍將有新變化,危安因子將會增多;除張憲義叛逃事件外,如近年所發生陸客窺視我九鵬演測據點、中共吸收臺商或退役軍官進行滲透情蒐等案例等,更印證了姜子牙於「司馬法」中所述「國家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俗話說的好:「沒有保不了的密,只有不保密的人」。因此,本院同仁應堅定「國家利益,高於個人利害」的中心思想,常存憂患意識,如「以身使臂,以臂使掌」般內化於心,認清對我國家傷害之敵人不論中共、日本、美國等,都有可能竊取本院研發機密之心手段與詭計,才不致於漏掉防範對象陷入有包藏禍心之國家所設定的陰謀陷阱。
3.加強自我機敏檢管,拒止機密外洩:
自我執行保密檢查的目的,一方面在於督促自己養成良好的保密習慣,另一方面在於及時發現安全罅隙,適時採取防範措施。所以同仁對機密資訊存管現況,要妥善自律檢查,以配合保防單位之查檢。
古有云:「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保密是本院保防安全工作最重要的一環,亦是國家安全、社會安定的基石。從近年來國際上不少懷有企圖之國家對我滲透手法不斷推陳出新,加以當下媒體發達、言論自由之際,保密工作愈形艱鉅。本院同仁尤應深切體認洩密危害之嚴重性,常存敵情觀念,建立「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於人」的共識,做到「人人遵守保密規定、時時關心保防安全、處處注意危害預警、隨時採取保密措施」,構成保密安全防護網,讓有心人「進不來、出不去、動不了」,如此,本院安全方能慎固安重,國家安全方能獲得保障。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