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交流道】討論校園午餐的問題 文.整理/ 劉慧玲(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副理事長兼政策研究部主任)
 按此進入「桃園巿教育產業工會」的FB粉絲團   FB(讚 · 留言 · 分享)

【新聞交流道】討論校園午餐的問題

文.整理/ 劉慧玲(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副理事長兼政策研究部主任)

這一篇文章從很多面向討論校園午餐的問題,其實,這一直是在第一線任教的老師們,知道問題存在卻又感到無力之處。牽扯到經費與家長,總是會出現很多很多不同的考量與面向,所以,孩子真正的需求反而被放到次要考量了。
其實在國小,許多學校都努力發展特色教學,但是,以飲食為主體來發展特色的學校卻不曾有過。如果,有精緻的小型學校,願意把食育相關面向,例如食農觀念、餐飲的生活藝術、飲食的科學、文化、習慣落實在校本課程,有細緻且完整的發展,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讓孩子內化,相信一定可以吸引觀念進步的家長一同來支持。
社會對校園午餐的期待總是存在,但是擔心與疑慮也不曾少過。身在其中的我們,或許很難從複雜的根本結構問題上一口氣將結打開,但是願意多一些了解與省思,並且勇敢的替孩子(也是為自己)發聲,是身為教師的我們可以也應該努力的。

上下游新聞市集
http://www.msn.com/…/偏鄉學…/ar-AAeZfDT

【公民寫手】打開潘朵拉的便當盒 校園午餐怪現狀
======================================================================================
撰文/蔡佳珊(經典雜誌特約撰述)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攝影)



【公民寫手】打開潘朵拉的便當盒 校園午餐怪現狀
撰文/蔡佳珊(經典雜誌特約撰述)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攝影) 孩子的營養午餐真的營養嗎?校園午餐問題百出,今年五月就傳出苗栗某國中吃稀飯配包子,嘉義某國小喝到臭酸紅豆湯。近年食安風暴中,病死豬、過期肉、黑心油,都流入營養午餐;農藥超標、動物用藥殘留被驗出,更是屢見不鮮。取代了愛心便當的營養午餐,為多少媽媽分擔了煮飯責任,如今卻不光是營養打問號,安全性更可疑。 食安拉警報,學生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食物中毒案件統計資料,從2010到2014年,五年累計下來食物中毒總人數二萬六千多人,其中發生在學校的患者就有一萬四千多人,比例高達52.9%,是在餐廳中毒人數的兩倍。…msn.com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