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福宮主祀開漳聖王--陳元光將軍史略
開漳聖王—陳元光將軍史略
開漳聖王陳元光將軍為今河南省固始縣人,生於唐高宗顯慶二年(公元657年),自幼博覽群書,精通經史勤習兵法,13歲即獲鄉薦第一。
公元669年,泉、潮之間盜寇橫行,民不聊生,朝廷命其父陳政將軍為嶺南行軍總管,率三千六百軍士入閩平亂,陳元光隨父參與戎事,屢獻嘉謀。
677年陳政逝於軍中,陳元光弱冠代父職領導兵眾,嚴整部隊展現統御才華,屢屢不避艱險親率勁旅平定盜寇蠻獠作亂,荼毒百姓之惡行,禁暴懲兇,境內清泰父老無不稱慶。
681年,蠻亂再起賊寇進犯南海邊境,陳元光受命出征率武勇深入潮州,削平叛亂誅其首惡伏其餘黨萬餘,嶺南匪氛,遂為盪平。
陳元光將軍二度入閩,共有八十四姓氏八千多人跟隨進入嶺南閩、粵境內開墾拓荒、且戰且撫,且屯且耕。十餘年間平亂蕩寇大小戰役無數,陳政、陳元光父子及襄贊入閩開漳的諸位將軍,俱為有功之士。
唐高宗於公元683年,特詔陳將軍為正義大夫兼嶺南行軍總管,以彰其平亂解民之危功績。陳元光並建請朝廷在泉、潮間設置州縣,因地臨漳水遂名漳洲,陳元光獲命兼漳洲刺史。他興設堡所駐守嚴防,又親率部眾開拓山林、興修水利墾荒造田,進而興學倡儒開展人文風氣,漳洲遂進入官民和洽,頌聲載道,繁華發展的承平時期。
公元711年,蠻寇再次糾結燒殺擄掠為禍邊邑,愛民如子的陳將軍親率前鋒驍騎輕裝馳援,卻遭蠻寇於行軍道途伺機襲擊,陳元光將軍猝不及防,在寡眾懸殊、援兵受阻下壯烈犧牲。
忠臣良將為國捐軀殉命噩耗傳來,山川變色草木同悲,官民百姓震驚哀痛,著喪服披麻帶孝齊聚道旁痛哭哀悼,如失至親。
公元712年,唐玄宗特詔贈陳將軍為『豹韜衛鎮軍大將軍』、『臨漳侯』,並下詔為陳將軍立廟以昭一代忠烈。朝廷並令其子陳珦襲封視事,珦於715年夜斬賊寇藍奉高,俘其餘黨,不僅為民除害也親雪殺父之仇,地方於是安靖。嗣後朝廷分授元光孫陳酆、曾孫陳謨為中廊將兼漳洲刺史。
陳元光將軍一門數代皆戍守漳洲並將原荒蕪之地,建城堡、設村莊、興利除弊成為物阜民康的樂土。
北宋、南宋及明、清諸朝代有感陳將軍輔國庇民、神靈有赫,先後賜頒或追封『忠應侯』、『開漳主聖王』清乾隆詔贈陳將軍為『唐高封祀典開漳聖王』。
開漳史實肇跡唐初,迄今逾1300餘年,歷史長河源遠流長,無論文化傳承發展及民間信仰上皆有廣泛深遠影響。開漳信仰主祀開漳聖王祠廟遍及閩、粵、浙、豫及台灣、星馬等地,信仰群龐大殊為少見。
自明、清以來,泉州、漳州及各省人士陸續渡海來台,歷代先民為崇仰陳元光將軍德業而尊奉『開漳聖王』,遍建寺廟頂禮膜拜,迄民國八十年,共有桃園景福宮等八十二座廟宇主祀『開漳聖王』。

桃園景福宮新聞聯絡人: 師幼華 0928295287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