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地景-桃園生活書寫特展」開幕 鄭市長:呈現桃園歷史、人文、地貌
「文學地景-桃園生活書寫特展」開幕 鄭市長:呈現桃園歷史、人文、地貌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21)日上午前往桃園區土地公文化館,出席「文學地景-桃園生活書寫特展開幕活動」,鄭市長表示,埤塘是桃園的特色,形成農業、文化及生活相關的水域空間;今日的展覽藉由文學家的筆觸,書寫桃園地景過去的歷史,讓大家了解桃園的人文與地貌。

鄭市長指出,桃園大圳於1916年由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開鑿,石門大圳則是在民國50年代配合石門水庫完成,這兩個大圳系統搭配埤塘形成許多支流。展覽中,邱傑老師所書寫的「辨天池」,曾是水利會編號下桃園大圳1-1號池,是全桃園最大的一口埤塘,民國50年代桃園國際機場的拆遷戶搬到武陵與陽明社區,辨天池被填補,就是現在陽明社區與陽明運動公園的所在地。此外,包括桃園監理站、陽明高中、桃園市政府、桃園監獄及司法園區等,也都是透過填補埤塘興建而成。

鄭市長說,桃園大圳由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開鑿完成,八田與一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土木工學科,其後被派到台灣進行水利工程,第一個任務是規劃桃園大圳,其後又開闢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等,較為人們所熟知。早期辨天池中央有個小島,上面有個神社「豐滿社」,主神為「弁才天」,是日本七小福的神明之一。早期辨天池舉辦划龍舟比賽,曾是桃園十大美景之一,日治時代也曾是水產養殖所的育苗中心。

鄭市長也說,土地公文化館採用綠建築設計,展覽空間明亮,帶給參觀的遊客另一番輕鬆的味道,觀迎各學校、畫會、書會等團體到此舉辦展覽,市府也會加強各項設施,讓土地公文化館成為優質的常民文化展覽場所。

鄭市長提及,「2016桃園地景藝術節」以石滬為主題,在新屋永安漁港及海岸舉辦,今(106)年「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則規劃以觀音的白千層林蔭大道為主題,未來每年也都會更換不同主題。埤塘是桃園的重要元素,希望透過舉辦書寫展,由文學家書寫過去的歷史,帶給大家更多的體會。

今日包括市議員范綱祥、李光達、文化局長莊秀美、桃園區長張世威、桃園市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劉子琦均出席活動。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