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103年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地方型SBIR)成果發表3年創造35億元產值、促進就業621人次、取得93件新式專利、產出248項技術產品
桃園市政府今(24)日在市府1樓川堂舉行103年「桃園市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簡稱地方型SBIR)」成果發表記者會,展示包括「電子資通」、「民生化工」、「金屬機械」、「創新服務」與「食品生技及製藥」等5大領域專案研發成果,計畫自101年起至103年止,共執行通過129案,產出248項技術產品,取得93件新式專利,促進就業621人次,並帶來超過35億元的產值,經濟效益宏大,市長鄭文燦更親臨現場致詞,以實際行動支持創新作為,肯定中小企業的研發努力,並對產出的成果讚譽有加。
這次的成果發表記者會,由鄭市長親自頒發獎狀表揚各領域表現績優業者,現場也安排通過結案的45家業者擺設攤位展示研發成果,讓洽公民眾能一同見證市府團隊努力成效及桃園在地企業的創新能量,更重要的是,這些受補助業者中,有超過三分之一以上屬於新創事業,藉由執行本計畫,不僅能獲得資金挹注,還可以接受專家輔導,促使企業累積成長動能,桃園也將成為創新創業的搖籃。
經濟發展局表示,市府自101年起至103年止,共編列9,000萬元經費補助市內中小企業,隨著桃園升格直轄市,辦理地方型SBIR也邁入第4個年頭,總補助經費也提高到3,200萬元,而今年申請技術補助件數有85件,顯見中小企業對於升級轉型殷切的需求,市內企業9成以上為中小企業,超過8成員工都在中小企業上班,挺中小企業就是挺就業,市府希望透過研發經費的實質補助,挹注中小企業所欠缺的資金,鼓勵中小企業發揮求新求變的精神,創造出更優質的服務或技術,獲取利潤永續經營。
經濟發展局長張昌財進一步表示,105年度地方型SBIR除將相關經費擴編至4,000萬元,也針對觀音區、新屋區等地處偏遠的中小企業酌予加分,於增加就業機會的同時,促進城鄉均衡發展,協助更多中小企業運用政府研發資源達成「創新」、「轉型」與「升級」的目的,提升桃園整體產業之競爭力,幫助更多MIT品牌往下紮根,飛向國際。更多技術研發補助問題可上「桃園MIT網」查詢,或撥打(03)3322101分機5273洽詢。

新聞發布及聯絡人:
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產業發展科 簡偉崙科長 0910600280
戴學遠股長 0988398033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