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想人性之美-張蒼松對影成三人
【新聞稿】
2017年「文化尋根 建構台灣美術百年史」創價文化藝術系列第三季展覽,將在台灣創價學會桃園藝文中心展出「觀想人性之美-張蒼松對影成三人」。
集報導攝影與報導文學創作於一身的張蒼松,1954年出生於台中后里。6歲時,二叔張騰輝投資拍攝啞巴與細姨的電影,拍攝過程的場景深深烙印在他腦海中,埋下對影像的憧憬。高中畢業後,加入長庚攝影社,曾獲黑白、彩色組攝影比賽的雙料冠軍,這些經歷,都促使張蒼松逐步朝向興趣的攝影學習之路邁進。1982年,在母親的支持下,進入東京寫真專門學校,學習商業攝影及報導攝影,奠定他在報導攝影的基礎。
1985年,從日本返台的張蒼松,先進入雜誌社擔任攝影記者,之後鏡頭逐步聚焦在弱勢族群身上,他深入當時大眾避之唯恐不及的痲瘋病院、精神病院等收養機構。1991年,張蒼松開始在〈皇冠〉雜誌發表人間有情的系列報導,不同一般報導攝影,張蒼松除透過照片之外,也透過文字真實反映受訪者的故事。
張蒼松小學就讀的內埔國小,正是1935年台灣墩仔腳大地震的震央,母親在這場地震差點罹難的驚魂,也縈繞在他腦海中。當1999年921大地震撼動全台後,他不假思索的背起相機,前往災區,深入紀錄滿目瘡痍的土地與災民,前後長達5年。近年多元性別的平權議題引發社會強烈的關注,張蒼松北中南馬不停蹄、深入現場,真實反映這些族群無法見容家人、遭受親友歧視的苦痛。
近30年來,張蒼松以鍥而不捨的精神長期蹲點,傾聽受訪者的心聲與難題,透過影像與文字為弱勢族群發聲。最具代表作之一的樂生療養院相關報導,從1991年進入後,一蹲就是20多年。在這些議題上,張蒼松不僅是報導者,也是參與者,更是一位社會運動者,以人為本的思考,是他長期一以貫之的報導理念。
攝影視覺上,張蒼松善用粗粒子,及黑白暗調子的暗房技法,低調重現現場的氛圍,呈現出蘊含人性之美的精彩作品。
台灣美術近百年的發展呈現多元豐富的面貌!為了探索這段歷史軌跡,台灣創價學會自2003年起,以「文化尋根.建構台灣美術百年史」為策展主軸,舉辦「創價文化藝術系列」展覽,引領民眾透過藝術賞析更加認識台灣的歷史,每年超過10萬人次參觀。創價也以「行動美術館」的方式前往各地中小學校園進行推廣,為培養學子的美術涵養做出貢獻。
台灣創價學會致力於文化、教育及和平活動,以創造生命最高價值,促進人類的友好與和平,是一個人本主義團體。迄今獲頒「行政院獎」、並連續19度獲內政部頒發「社會優良團體獎」,8度獲教育部頒發「推展社會教育有功團體獎」及3度獲文化部頒發「文馨獎」金獎之肯定。(網址http://www.twsgi.org.tw)

觀想人性之美-張蒼松對影成三人
展期:6月28日~9月16日
地點:台灣創價學會 桃園藝文中心(桃園市大園區高鐵北路二段140號7樓)

◎開幕剪綵:7月8日(六) 14:30
◎展出地點:台灣創價學會 「桃園藝文中心」
(桃園市大園區高鐵北路二段140號7樓 03-3816871)
◎展出時間:2017年6月28日(三)~9月16日(六)
(週二至週日9:30~17:00)
◎新聞連絡人:李秋宜 0911-234059、陳靜芳0933-292580
許紫凌0954-098935
歡迎媒體先進蒞臨採訪!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