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航空城∕智慧城市應用展示暨國際研討會 鄭市長:將智慧城市導入航空城,成為台灣未來城市示範區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8)日出席由台灣智慧航空城產業聯盟(TIAA)與市府共同舉辦的「智慧航空城/智慧城市應用展示暨國際研討會」時表示,桃園推動許多創新計畫,尤其航空城更導入智慧治理、智慧產業、智慧生活等智慧城市概念,將成為台灣未來城市的示範區。同時,市府也將推動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藉由政府及民間部門共同努力,逐項完成各項計畫。
鄭市長指出,桃園是一個新興城市,許多創新計畫可在此進行,未來更可透過航空城體現智慧城市的各個面向,包括智慧治理、智慧產業、智慧生活,導入無線寬頻、全區共同管道、LED路燈、綠建築規範等。航空城計畫應該要整合國內通信產業及ICT各項實例,並納入許多創新想法,讓航空城成為台灣未來城市的示範區。
以物流業為例,目前桃園有1,700家物流業者,未來若採智慧物流,會讓物流業更有效率。
鄭市長還提到,目前「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已經通過,北區污水處理廠即將通水,未來將設置再生水處理廠,可同時供應航空城產業使用,讓桃園成為循環經濟的示範計畫。
鄭市長表示,航空城計畫剛完成24場全區聽證,透過正反兩方意見聽證,釐清各項爭點,闡述航空城計畫的必要性、公益性;對於少數意見仍會尊重,無論住宅或產業議題都可獲得更好的處理。
舉例來說,在航空城計畫中,有些中小企業的使用土地為農地,市府正在研議中小企業先建後遷的方案,幫助他們找到更好的工業用地。航空城土地交易資訊,皆上網公告,也降低人為操作可能。
鄭市長也提出,針對未來航空城計畫,市府和中華電信已有密切合作,目前雙方在兩個議題上也有豐碩成果。第一項是經濟部推出全國總經費50億元「4G智慧寬頻應用補助計畫」,市府和中華電信合作執行悠遊城市類及應用程式類計畫,獲得近10億元的補助經費,占全國預算的20%。
第二項是市民卡的推行,全台都在推行市民卡,但以桃園發行量較多,預定發行78萬張。市府於今年9月發行桃園市民卡,採二代晶片卡,具有身份辨識及電子錢包功能;12月隨即和中華電信合作發行「行動市民卡」,速度居全國城市之冠。
鄭市長提到,桃園今年試辦發行1,000張「行動市民卡」,明年預計再發行1萬張。桃園市是年輕的城市,年輕人能夠使用具備NFC手機,無論搭公車、搭捷運、便利商店購物,皆可使用市民卡消費。
目前市府在推動各項工作上,都比想像中順利,鄭市長對未來也充滿信心。他舉例,在上任後積極推動學校設置太陽能光電面板,大部分學校都樂於採用,太陽能光電面板不僅隔熱、防水,而且可減少電費,又能獲得太陽能光電廠商的發電回饋收入,他上任100天已推行至100個學校。
同時,桃園是工業首都,年度總用電量占全國13.6%。台電、英華威在大園、觀音、新屋皆設有風力發電,目前桃園沿岸風能發電也居台灣之冠。因此,未來航空城範圍內不只做太陽能,也可做小型風力發電裝置,讓桃園綠建築、循環經濟能夠更加徹底。
此外,目前桃園電動機車數量共2萬3,000輛,是台灣電動機車最多的城市。市府也積極提供相關補助,鼓勵民眾使用電動機車,目前新購一輛電動機車補助1萬6,000元,若是拿傳統二行程引擎換購,更可獲得2萬2,000元的補助。
鄭市長指出,交通部高鐵局正進行測試機場捷運,預計明年通車,未來交由桃園市府營運,屆時全線將提供免費WiFi。目前機場捷運人力訓練充分,每位員工必須具備包括PRSR在內的2張證照。此外,機場捷運採多卡合一,能夠與8種卡相容,未來只要經過認證,或許也可納入大陸相關票卡。
鄭市長談到,每個國家和城市都在進步,台灣要加緊腳步,和時間賽跑。在這個資源整合的時代,不能只是政府花錢做示範,要結合民間力量,透過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推動模式,藉由政府及民間部門的共同努力,讓各項計畫不再只是紙上作業,而能逐項落實。
鄭市長最後也謝謝交通部支持,一同將航空城及桃園各項智慧城市應用都能擺上時間表,持續穩定推動,更讓這些應用可以成為台灣未來發展的亮點。
今日包括交通部次長吳盟分、TIAA會長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桃園市議員邱素芬、陳美梅、桃園市副市長王明德、經濟發展局長張昌財、研考會主委劉坤億、勞動局長潘鴻麟、客家局長蔣絜安、青年局長陳家濬、文化局長莊秀美、觀旅局長楊勝評、農業局長謝長勝、法務局長周春櫻、桃捷公司董事長何煖軒、桃園機場公司董事長林鵬良等皆出席研討會。
智慧航空城∕智慧城市應用展示暨國際研討會 鄭市長:將智慧城市導入航空城,成為台灣未來城市示範區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