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媒體報導看困難自殺個案的特質
2017年重大自殺新聞事件約51則自殺事件,其中相約自殺15則、殺人後自殺17則、殺家人後自殺18則、集體自殺1則。若以媒體報導的頻次依序分類最多媒體報導的是「10月20日台大校園潑酸案」,共計82次報導,次多媒體報導大多是都是殺家人後自殺事件,如「8月4日台南母殺二子後自縊身亡」(27次報導)、「11月16日台中男攜2女燒炭自殺」(22次報導)、「12月13日彰化母攜子燒炭自殺」(22次報導)、「3月24日基隆早餐店老闆殺家人後自殺」(18次報導)、「7月12日澎湖年初5人燒炭倖存女,與父燒炭釀兩死投資欠債」(18次報導)、「10月10日新北醫生一家3口自殺陳屍租處」(16次報導)。
由上可知,儘管自殺防治實務經驗告訴我們,大部分的個案並非如上述個案這麼戲劇化, 2017年媒體報導殺人後再自殺的事件共35件,占了所有媒體報導自殺事件(51件)約7成,可見媒體還是都挑選比較聳動的社會事件來報導。從科學証據來看,適當的媒體報導有助於自殺防治,如2010年9月號英國精神醫學會期刊 (Br J Psychiatry 197: 234-43) 登載一篇奧地利的研究發現:1.針對平面媒體報導自殺死亡的報導數量,與其後短時間自殺死亡率增加相關2.個體處於逆境 (adverse circumstances) 的正向因應行為(positive coping) 報導數量,與之後自殺死亡率下降呈現有意義的相關。3.專家意見以及流行病學事實資料之揭露,其影響力不如逆境正向因應行為報導大。故未來如何與媒體朋友溝通自殺相關新聞報導的選用素材和內容實為自殺防治工作重要的工作。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吳恩亮醫師表示,回顧去年的重大自殺事件,更突顯出網網相連的重要。目前預防自殺的工作是為了使人人尊重與珍惜生命,需有社會大眾共同的參與。目前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有二十四小時免付費諮詢電話(0800788995),全國在各縣市受過嚴格訓練的專業人員進行危機處理,適時轉介自殺個案就醫、提供社會資源或接受專業輔導。此外,加強全民教育,宣導及提供自殺防治的相關知識與措施,使大眾不再以自殺為羞恥隱晦之事,而避之不談。許多有自殺意圖的個案在自殺前都會透露訊息,朋友和家人若能多加注意身邊的人,及時防範並適當阻止,並提供關懷和資源,必能使自殺率降低。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