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電廠單循環機組展延環差受阻 供電風險再浮現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3810197?from=udn-catelistnews_ch2
2019-05-13 16:30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即時報導
台電大潭發電廠。 報系資料照
供電備用容量率再拉警報,在民營電廠招標不順、地方政府限煤壓力下,台電公司提出大潭電廠單循環機組運轉時間展延,從原定的今年底延至2022年底。環保署專案小組今(13)首次審查此案,要求台電補充展延前後的空汙排放量及環境影響後,擇期再審。
大潭電廠增建在2014年通過環評,將增加三至八部燃氣複循環機組,不過台電公司以供電吃緊為由,提出緊急發電計畫,先行設置兩台共60萬瓩的燃氣單循環機組,原訂「過渡時期」僅運轉到今年底,但台電今年再度提出環差,希望展延至2022年底,如果要照台電計畫展延,最慢今年底前必須通過環評審查。
台電解釋,會提出展延主要有兩大原因。首先是50萬瓩的民營電廠IPP2,近期招標結果不如預期,國光、宏關等案件也卡在環評;其次,台中發電廠2018年起核可用煤量自2,100萬噸削減至2020年1,260萬噸,興達電廠也削減秋冬季生媒許可量三成至五成,為銜接電力缺口,因而提出展延。
台電強調,大潭7號機為既有燃氣機組,對環境衝擊相對較低,如能持續運轉,可有效維持供電穩定性。
不過當初台電爭取單循環機組先行的過程一波三折,先是在專案小組迅速否決,後來到了環評大會中才翻案。環評委員劉希平昨在會中直言,台電將環評當作「討價還價」的場所,如今再提展延若通過,恐成為環評惡例。
專案小組召集人李堅明也質疑,此次展延到2022年,是否就能達到供電無虞的目的?未來會不會一而再、再而三提出展延,如此一來,不僅對發電管理者而言徒增處理程序,也凸顯國家能源政策難以如期如質達成的隱憂,導致供電需要不斷「買保險」。
台電隨後表示,配合複循環機組預計2022年陸續商轉,單循環機組與之銜接需要時間,因此可以承諾,此次提出展延到2022年後,未來不會再延後。
專案小組最後決議補件再審,台電必須補充及檢討延長7號單循環機組運轉期限至2022年的空氣汙染物、溫室氣體等排放增量及環境影響,並就空氣品質現況提出分析及對策,在今年7月底前送專案小組再審。
大潭電廠單循環機組展延環差受阻 供電風險再浮現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