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副市長高安邦11月8日受邀參與COP26由帛琉主辦的「社群行動競逐2050碳中和(Civil Society Actions for Campaign to Be Carbon Neutral by 2050)」展現桃園推動低碳永續家園的認證成果及推動淨零排放路徑以再生能源、工業能源轉型、交通運輸轉型、智能系統運用的發展說明。
面對持續氣候變遷風險壓力,國際極積布署 2050 淨零政策,各國將陸續祭出相關規範,現今已有約800座城市承諾於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桃園也不例外,在結合推動碳中和的工作上,以公民社會角度落實低碳永續家園從社區發展,在再生能源發展上以多面向拓展,於太陽光電,結合公私有場所閒置空間及屋頂進行太陽能設置,近3年成長幅度65%,於風力發電上,陸域風機的裝置容量已達100.7MW,另外桃園首座生質能中心,將於2021年底進入營運階段,每年發電量預計可達約2.2億度。
桃園市長鄭文燦也於7日線上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COP26)「台灣日」活動,與國際社會分享桃園綠能推動計畫與成果,並進行綜合座談,並分享桃園在2016年即制定《桃園市發展低碳綠色城市自治條例》,並率先六都於2018年成立「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綜理全市綠能政策,並說明桃園再生能源裝置以太陽能、風力及生質能為主,累計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共63萬8,000瓩(638MW),為北台灣最高,每年預估可生產12.8億度綠電,年減碳量約65.1萬公噸。鄭市長也說,能源轉型、擴大綠電及再生能源是面對氣候變遷的重要對策,更應該是全球性的行動,全球各國家政府和企業都應共同努力,讓「2050年淨零排放」從現在就開始。
高安邦副市長表示桃園推動低碳永續家園,市層級獲得評等最高等級評等認證-銀級外,行政里參與率已達80%以上,為六都第一,由下而上支持低碳綠色城市在生態綠化、綠能節電、綠色運輸、資源循環、低碳生活及永續經營等6大運作機能的行動項目建構,同時也透過企業、機構、學校等參與協助,擴大宣導範疇及能量,提升全民認知及技能,轉化為低碳生活行動力。
在綠色運輸發展上,桃園刻正建構三心六線,連結都市的大眾運輸。並逐漸以低碳運具取代汽、柴油車,桃園市內登記的電動機車更已超過7萬5千輛,為全國第一。更善用空間建置便捷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全市已有378處場站,累計騎乘人次為4,895萬人次。
高安邦副市長最後表示要達成淨零排放的永續城市,除了公部門資源整合及各部門的協調外,也要持續與私部門共同努力創造,桃園將持續落實永續城市願景,我們也會與全球的城市共同努力,一起為創建更永續的城市努力。
本次同場除高安邦副市長外,還有帛琉國家農漁業及環境部長Steven Victor、帛琉國家環境專員Charlene Mersai、金管會綜合規劃處胡則華處長、國合會研究發展考核處曾筠凊處長、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楊順美秘書長、產業服務基金會葉珍羽 經理與會交流。
新聞發布:桃園市政府環保局永續科長井長瑞0905567220
新聞連繫:桃園市政府環保局公關室主任蔡元正 0928878271
COP26推動2050 淨零排放 桃園受邀分享 低碳永續家園成果及淨零排放途徑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