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來台150週年紀念郵票正式發行,鄭市長:馬偕博士是台灣現代化重要奠基者及拓荒者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9)日上午前往淡水禮拜堂,出席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馬偕來台150週年紀念郵票小全張」發行記者會,鄭市長表示,150年前當台灣還處於落後、貧窮階段時,馬偕博士選擇來台灣宣教,以過人的意志力克服許多挑戰,創立包含淡水、五股等60多個長老教會,並且積極推動現代醫療、女子教育、台灣物種、族群聚落調查等領域發展,成為台灣現代化重要奠基者及拓荒者。鄭市長期盼透過發行紀念郵票,進一步讓馬偕博士的精神成為台灣傳統的重要成份。
鄭市長指出,今天是歷史的時刻,能夠在淡水教會這個重要起點見證感恩馬偕博士來台150週年,馬偕博士已經成為台灣歷史的一部分,他傳達愛、奉獻和希望的精神。150年前當台灣還處於落後、貧窮階段時,台灣人民對於基督教也所知甚少,馬偕博士以過人的意志力克服種種困難,也挺過戰亂時刻,創建淡水教會等60多個長老教會,其中南崁長老教會是桃園首個長老教會,日前才於南上公園設置「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紀念碑,傳達馬偕博士「焚而不燬」的精神。
鄭市長提到,馬偕博士也設置「滬尾偕醫館」,成為馬偕紀念醫院的前身,以及「牛津學堂」成為真理大學的前身,積極推動現代醫療及女子教育,並且照顧當時第一批走入現代的平埔族人,因此馬偕博士是台灣現代化重要奠基者及拓荒者,也是台灣重要歷史資產,將成為台灣傳統的一部分。
中華郵政公司總經理江瑞堂表示,今(111)年適逢馬偕博士來台150週年,中華郵政與淡水教會合作,以馬偕博士的肖像,搭配「淡水禮拜堂」及「滬尾偕醫館」圖案,發行「馬偕來台150週年紀念郵票小全張」1張,內含面值28元郵票1枚。同時馬偕博士在淡水設教,被稱為北台第一聖會淡水教會也設教150週年,特別出版紀念郵摺1本,以緬懷馬偕博士在台貢獻。三重郵局特別在3月9日上午9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在淡水教會設置臨時郵局,提供銷蓋臨時郵局戳等服務。
外交部無任所大使林佳龍表示,「馬偕來台150週年紀念郵票小全張」小小的郵票中呈現的是愛與希望,他感恩馬偕博士150年前來到台灣宣教、行醫、辦學,並對台灣做了非常詳細的調查,包含地質、動植物、民俗文化,促進對台灣近代史的了解。長老教會也傳承馬偕博士的精神,協助推動台灣民主化進程。台灣人向來重視飲水思源,當台灣已經站起來被世界看見,也到了台灣該奉獻的時刻,他期盼透過紀念郵票的發行能更加宣揚馬偕博士的精神。
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代表芮喬丹表示,150年前馬偕博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來到淡水,他以教育家、牙醫等身分,為台灣社會做出巨大貢獻,也對台灣原住民的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他的著作及收藏的原民文物,為台灣現在的族群認同做出貢獻。芮喬丹代表說,馬偕博士永遠活在台灣人民的記憶中,他也是加拿大首個出國的長老會傳教士,落腳台灣後,為加拿大跟台灣建立起珍貴的友誼之橋。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牧師鄭浚豪表示,1872年3月9日下午3時,馬偕博士在淡水上陸,開啟北台宣教工作並設立淡水首間教會-淡水教會,馬偕博士在日記中描述了登陸淡水時的激動及喜悅之情。馬偕博士也用愛與服務,透過傳教、醫療、教育使台灣成為祝福之地,他在150年前所留下的影響力,也穿越時空將大家聚集在淡水禮拜堂,成為上帝奇異恩典的展現。
今日包括立法委員洪孟楷、司法院發言人張永宏、外交部無任所大使林佳龍、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外交部北美司司長徐佑典、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代表芮喬丹、中華郵政公司總經理江瑞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長徐信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牧師鄭浚豪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馬偕來台150週年紀念郵票正式發行,鄭市長:馬偕博士是台灣現代化重要奠基者及拓荒者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