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器捐、大體老師追思會 捐贈者家屬期盼受贈者勇於對家人說愛與感謝
長庚大學今天下午舉行「器官捐贈與大體老師追思大會」,由長庚大學湯明哲校長與長庚紀念醫院程文俊院長主持,率領師生及醫師代表出席緬懷先人無私的大愛精神,並向家屬獻上最深重的敬意。為落實防疫,今年開放500人入場,並輔以線上直播讓邀請大家參與,長庚全校教職員工生所摺的千隻紙鶴,遙寄對器官捐贈者與大體老師的思念與感恩之情。

湯明哲校長表示大體老師的無私奉獻與家屬的成全,對醫學教育有莫大貢獻,讓人感佩。在接受無語恩師指導後,相信醫學生們對於生命意義與肩負的責任會有更深的體認。程文俊院長表示長庚醫院全力推展器官捐贈及移植醫學的發展,迄今已協助近2000名病患完成器官捐贈。去年長庚醫院共完成近300例大愛移植個案,協助等待移植的病人延續生命。藉由追思會感謝每一位器官捐贈者與家屬,讓世間充滿了愛與溫暖。

長庚醫院與長庚大學每年清明節前夕都會舉辦追思大會,感謝捐贈器官者與大體老師。去年器官捐贈者有39位,大體老師有15位,總共54位。捐贈者來自各行各業及不同年齡層,有教育工作者走到生命盡頭也要為「教育」獻身,捐贈大體;還有等待器官移植的病患辭世,家屬深刻體會等待重生機會的心情,因而成全親人器捐。他們在人生謝幕之際,以最後的力量嘉惠他人;大公大愛,成就許多生命的重生,也引導醫學生探索曲折的醫學智慧,對社會的貢獻不言而喻。

器官捐贈者周明杰小弟弟的父親周清佳先生出席追思會代表接受獻花與祝福,回憶起9歲的明杰,開朗又貼心,雖然在4歲多的時候生了重病,經常承受治療之苦,但父母親總是無微不至的照顧與陪伴,而明杰天真的笑容總能撫慰爸爸媽媽的心靈。雖然明杰年紀尚輕,還沒有機會瞭解器官捐贈,但是家有生病的孩子,明杰的父母親深知其苦,希望透過器官捐贈,能夠幫助其他生病的人,也期待他們康復後擁有更多的時間陪伴最愛的家人,並勇於對家人說愛與感謝。最終明杰的器官幫助了3個家庭,讓這3個家庭也能夠重拾燦爛的笑顏。

因腎臟移植而獲新生的翁小姐,今年代表受贈者們向器官捐贈者家屬表達衷心感謝。2016年因末期腎臟病被醫生告知左右兩顆腎臟完全萎縮,1年後就要面臨洗腎。回憶起被病痛折磨時,就像被水淹窒息般的難受,如此接近死亡,讓他錯愕也很後悔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健康。開始洗腎後,由於腹膜透析一天要換藥水4至6次,他出門就像灰姑娘一樣,都要留意時間趕回家。即使外人看來不便的生活,他卻不感到憂慮哀愁,因為經歷過死蔭幽谷得救的瞬間,體會到了活著真好,學會珍惜與知足。

經過等待,翁小姐在2019年接受器官移植手術,重獲新生。她堅信捐贈者的腎臟與她並肩作戰,期許自己要活得有意義,以喜樂心情挺過術後多次感染的苦痛難關。她也感謝捐贈者家屬無私不求回報的愛,讓一個生命的盡頭成為了另一個生命的起頭,有此善心與善念,她才能夠重生,與大家一同見證這個源於人世間最深善念與先進現代醫學共譜的生命奇蹟。

醫學系三年級吳文玉同學代表,獻花給孫良水大體老師家屬代表吳美鈴女士。吳同學在致感謝詞時提到,「死不是生的對立,而是它的一部分。」死亡對於學生來說可能有點模糊,但透過大體老師,讓同學知道死亡可以是生命的延續,代表著愛和決定。除了知識的傳承外,大體老師帶給學生最大的收穫便是對生命的感悟。

會後家屬前往校內的「遺愛人間」紀念牌前獻花,悼念他們摯愛又偉大的親人。今年長庚大學學務處規劃生命教育活動,鼓勵全校教職員工生以摺紙鶴的方式,對器官捐贈者及大體老師表達感謝。千隻紙鶴佈置在通往「遺愛人間」紀念牌的沿途,彷如傳達著每位與會者無限的追思與感恩之情。

受贈者翁小姐感謝捐贈者的大愛,讓她體會到了活著真好,學會珍惜與知足。

器官捐贈者與大體老師的家屬們,獻花追思最愛的親人。

醫學系三年級吳文玉同學(右)代表向大體老師家屬代表、孫良水先生之太太吳美鈴女士(左)獻花。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