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市與臺大食安所攜手 推廣放流水農灌三省二減效益
   為了呼應國際對於減碳、SDGs、永續的重要議題,並結合國內面臨的電力及水資源挑戰,桃園市政府水務局提出水資中心放流水再利用於農業供灌,推廣「放流水農灌三省二減」的整體正效應概念。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食品安全與健康研究所及農業化學系師生,於今年5月13日實地參訪楊梅水資中心放流水應用於農業灌溉之實驗場域,並由桃園市政府水務局、農業工程研究中心及楊梅水資中心廠長介紹廠區各種水處理單元及實際走訪田區、親眼所見放流水施灌稻作生長良好之情形。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表示,為了消弭放流水灌溉作物的水質與食安疑慮,於108年起持續評估各項放流水再利用於灌溉之重要參數,檢測結果放流水供灌對稻穀產量、品質及食用安全性均無不良影響,且種植出的稻米-「碳吉米」(台語諧音:賺錢)亦符合食藥署規範的「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


   國立臺灣大學食品安全與健康研究所陳玟伶教授表示,放流水供灌不僅是面對氣候變遷下水資源管理的重要策略,放流水供灌在良好的監控機制及相關管理措施輔助下,亦可兼顧農產品食品安全,相當值得推廣。


放流水灌溉若能推廣至全國,依據未來全國規劃處理每日總污水量約400萬CMD,該放流水量約可灌溉4萬公頃水稻田;另中央若能彈性許可將目前公共污水處理廠放流水氨氮標準值放寬至15 ppm,則每年可節省下約35,040萬度電、減少8,000噸氮肥、239,128噸碳排與21,900噸的污泥,達成「省水、省電、省肥、減碳、減廢」三省二減效益。


   臺大參訪師生對於桃園市政府水務局推動之水資中心放流水供應農業灌溉成效高度認同,亦相當肯定推廣過程中對於農產品食品安全之重視。未來,水務局也將持續進行各項水質監測與稻米食安檢測,以完整的數據讓民眾安心,同時也將對水資源回收中心及放流水進行碳盤查暨碳權評估,持續發揮水資源的永續利用,期以作為面臨缺水缺電時的有效解方。




新聞連絡人: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
綜合企劃科長 何積忠科長
機關電話:(03)3033688#3861

臺大參訪師生於楊梅放流水供灌田區手持碳吉米合影


供灌田區定期進行水質監測

放流水農灌三省二減整體效益說明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