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打造「未來城市」桃園市政府與中原大學攜手合作
105年7月22日
建設桃園 成為國際最佳智慧健康大都會
為打造桃園市為智慧型未來城市,桃園市政府與中原大學合作,針對「經濟創新」、「智慧城市」、「健康城市」及「人才培育」四大議題提出多項合作計畫,希望將桃園市建設為台灣最優質的城市,達到國際最佳城市的美譽!
去年桃園升格為直轄市後,在各項市政方面提出許多規劃,將眼光放在打造一座未來的城市;在「未來城市」的藍圖裡,「經濟創新」聚焦於智能化創新研發園區;「智慧城市」則包括智慧生活、智慧物流、智慧防災、智慧商務、智慧交通五大面向;「健康城市」是針對生態文創、環境健康及社會健康做努力;「人才培育」從產學人才、領導人才及教育人才方面培訓紮根;希望將桃園市建設為台灣最優質的城市,也運用現有的優勢與努力,以期達到國際最佳城市的美譽!
目前全台500大製造業中在桃園市設廠就超過200家,工業產能連續十年位居全台第一,而要保有此項優勢,必須運用既有的產業優勢持續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其關鍵動能就在「創新」。為達此目標,「智能化創新研發園區」的需求與重要性不言可喻。
桃園市自2009年以來已7度入選全球前21大智慧城市,顯見市府在導入智慧化過程深具基礎。為迎向智慧化政府、智慧化城市,讓桃園市民享有更便利、更優質的生活,在既有的智慧化基礎上進行加值與擴大應用,未來不僅將運用大數據分析於市政管理上,並將針對市民卡加值運用、各項大數據分析產官行銷策略及公共運輸多元補貼研究等主題,提出規劃及具體方案。
除了讓桃園市民都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外,同時應致力於生態環境的健康及社會的健康,「未來城市」中健康城市的發展規劃,希望能提供桃園市民一個同時具有生態環境永續發展之提升、
地方特色產業振興及地方文化資產(聚落、古蹟及歷史建築等)的研究再利用,成為一個讓環境與社會都能更健康的城市。
人才,是一個城市能否改變、是否能夠創新的關鍵,因此就產學、領導及教育人才三方面進行培育計畫,借重中原大學的學術資源,協助培訓「未來城市」所需的未來人才,提升桃園軟實力。
本計畫涉及桃園市政府12個單位,包含經濟發展局、青年事務局、觀光旅遊局、交通局、水務局、文化局、客家事務局、都市發展局、社會局、教育局、環境保護局及人事處等,將全力配合此項專案合作計畫的規劃和執行。中原大學也提供4個行政單位及7個學術單位共同執行此一跨政府部門與學術機構之聯盟合作。在中原大學傾全校專業師資協助及設備支援下,這項專案合作必能完美呈現最佳成果。
鄭文燦表示,身為市長有義務引領桃園市走向更優質的國際化都市,也有責任讓桃園市民在「未來城市」規劃裡,生活得更舒適與便利。建設一個經濟多元、健康環境、振興地方產業、發展觀光旅遊、品牌文創等多功能智慧城市,是桃園市政府責無旁貸的使命與目標,相信在與中原大學合作努力下,桃園的「未來城市」將會發光發熱,成為台灣引以為傲的典範城市。
打造「未來城市」桃園市政府與中原大學攜手合作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