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市長讚賞永續成果肯定低碳環保十六里
桃園市16個鄰里獲得「105年度桃園市推動低碳環保鄰里補助計畫」,每案最高可補助50萬元。本(11)月19日、20日在中壢區中山里集會所,舉行了聯合成果發表會,桃園市長鄭文燦在會上公開表揚績優的環保鄰里現場還有議員黃傅淑香、議員劉曾玉春、議員葉明月、議員張肇良、議員彭俊豪、議員王浩宇、區長林香美等佳賓為成果發表會加油打氣。

此次受補助的16里為:八德區大和里、陸光里、瑞泰里、瑞發里;大溪區仁義里;大園區南港里、溪海里;平鎮區北貴里、廣興里;中壢區中山里、復華里、龍昌里;龍潭區三水里、上華里、佳安里、高原里。

鄭市長指出,今年受補助的16個里之總減碳量,每年可達4萬5,000公斤的排碳量(kg-CO2e/yr),從改造成果可見各社區高度的創意,盼能拋磚引玉,帶動更多鄰里,共同實踐低碳永續的理念;由下而上,在地扎根,逐步將桃園打造為真正的低碳城市。

環保局表示,為了邁向低碳城市,桃園市自104年起配合環保署政策,推動「低碳永續家園認證」,迄今已有270里報名參與。其中39里取得銅級認證,兩里取得最高等的銀級認證,今年龍潭、大園、龜山三區也順利取得銅級,迄今已有六區至少取得銅級認證。

為了推廣低碳永續社區的理念,今年首次以公開徵選方式,補助低碳鄰里的推行,透過輔導、規劃、設計,以及居民參與實作,建造低碳的新起居環境。大和里原有的閒置空地,如今是鳥蝶紛飛的小公園;陸光里以眷村意象,改造集合住宅中庭;瑞泰里集會所的閒置荒地,成為螺旋藥草園;瑞發里設計了植生牆,遙思空軍的歷史意象;仁義里將老舊建築,改建為環保節能綠屋;南港里敲除大量水泥鋪面,增加綠化透水面積,營造環保公園;溪海里則以「樸門永續」的概念,設計了鑰匙孔菜園,推廣低碳有機飲食;北貴里打造美麗的植生牆;廣興里善用廢棄回收物,營造老街溪畔的低碳創想藝廊;中山里建造了屋頂菜園,為社區關懷據點提供時蔬;龍昌里鋪設「綠窗簾」,減緩集會所的熱輻射;復華里將水泥空地,改造為綠意盎然的百香復華公園;三水里就地取材,建構竹構廊道與鐵馬驛站、稻草造型雨撲滿;上華里將閒置的雜林地改造為社區低碳公園;佳安里運用多種回收資源,重建社區關懷據點的戶外空間;高原里將髒亂的地點,改善為可食地景社區農園。

「低碳鄰里聯合成果發表會」除公開展示低碳鄰里的執行成果,更充分表現了社區參與的活力及創意。各攤位善用廢棄物,引導民眾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概念,另有社區食農教育、公民太陽能等講座。中山里集會所的屋頂菜園也舉辦了露天音樂茶會,市民們在「綠屋頂」上徜徉樂曲,一晌同樂,好不愜意。有關「低碳永續家園」之相關訊息,可至低碳永續家園資訊網(http://lcss.epa.gov.tw/Default.aspx)瀏覽

新聞發布:桃園市政府環保局環境永續科長梁開忠 0912-366101
新聞連繫:桃園市政府環保局公關室主任江育德 0905-552027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