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市長:整體規劃桃園埤塘,重現桃園水圳文化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0)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觀音區公所「農情蓮誼好所在─埤塘活化再生發展方案 蓮花小城.魅力水鄉」專題報告後表示,觀音區公所提列活化再生的8口埤塘以及里長建議的9-4雙連埤、10-15坑尾埤等共10口埤塘,其中,10-12土地公埤,請公所與水利會協議發展為光電埤塘,並進行綠美化,保持原有生態特色的10-9大埤、10-10草埤因仍有產權取得問題,請另外規劃後提出,其餘則納入活化再生計畫。為整體發展桃園埤塘,鄭市長責請都發局明(107)年執行「桃園埤塘整體發展規劃」,包括產權取得及發展方案,重現桃園水圳文化。
鄭市長提到,桃園水資源系統獲「亞洲水文化資產守護之盾」,此為桃園埤塘發展為「水圳文化」的方向,請工務局、水務局、都發局研議,從先民開拓水圳歷史至今,包括生態、產業、魚電共生等,整理桃園興建埤塘的心得與發展。
鄭市長說,請工務主責研提「光電埤塘景觀工程計畫」,並請都發局、水務局、經發局配合,將166口預定發展光電的埤塘進行整體綠美化、景觀工程規劃,以平均每口埤塘1,000至1,500萬元預算、總經費約20億,提列「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城鄉計畫;此外,若沒有產權疑義且使用效率高的埤塘,請各區公所提報埤塘綠美化計畫,成立1至2口新的埤塘公園,並請工務局輔導執行。
鄭市長還說,請水務局針對大湳水上樂園召開專案會議,將大湳水上樂園轉型為滯洪池,填補部分水域後讓三鶯線從陸地經過,底下做生活圈6號道路,上面做三鶯線,可節省約10億元工程費用;此外,大嵙崁溪水與綠休閒園區計畫,是一個都會生態公園,約3,100公頃,後續正式命名為「大漢溪都會公園」。
觀音區公所洪清淵表示,為活化觀音埤塘,已建置9-15學校埤景觀工程、8-15坡內埤生態公園、8-3號埤塘公園、8-2號池埤塘生態公園、10-8公埤生態公園、11-23大潭埤塘休閒步道、甘泉步道公園,提供民眾休憩、淨化水質及發展人文生態教育;後續以蓮花園休閒農業區為核心,進行埤塘資源盤點;研提埤塘活化方案、串聯埤塘水路資源;整合農業旅遊元素,發展觀音小旅行。
洪區長說明,埤塘活化發展效益,包括結合客家或蓮花餐使用埤塘養殖魚,發展在地食材旅遊;埤塘景觀整備後,推動埤畔民宿,提供另類住宿經驗;優化自行車線,串聯埤塘,發展綠色旅遊;整合三生資源,發展夜間、生態體驗活動及工作假期;結合產業節慶,辦理埤畔音樂會或水上劇場等展演活動;延長留客時間,增加遊客消費及購買意願,增加收益;綠能光電及生態埤塘,發展環境教育等食、宿、行、遊、娛、購、育等7大面向。並在各季節發展不同的效益,如春天時,利用埤塘附近的農田種植花卉、推動精緻綠色的農業旅遊,不但讓埤塘附近景觀為之一新,也創造埤塘的民生效益;夏季蓮花季期間辦理文化展演活動、「走串埤塘」健走或路跑活動,夜間水舞劇場等夜間體驗活動,創造留宿需求,發展觀音二日遊程;秋天時,以農村秋收田園焢窯為主題,強化埤塘生態體驗、在地食材等旅遊元素,增加遊客到訪人數,減少淡季帶來之衝擊;冬季時,結合甘泉寺及白沙岬人文體驗,埤塘放水取魚體驗、埤塘生態教育等,強化冬季以環境教育為主題的觀音小旅行。
鄭市長:整體規劃桃園埤塘,重現桃園水圳文化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