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社區~創作爸爸節臉譜三明治青年「蹲點」服務、紀錄拉近祖孫情

台灣老大人協會與中華電信合作辦理「蹲點‧台灣」活動,彰化師大趙鈺瑛和慈濟大學戴鼎君兩位志工同學,在桃花源關懷據點蹲點17天,昨(5日)天策劃「作伙來ㄙㄥˋ玩」活動,20位祖孫攜手製作父親節臉譜三明治,參與賓果闖關遊戲,讓長輩動起來,也讓孩子更瞭解長輩,拉近祖孫之間的距離!

中華電信基金會辦理「蹲點‧台灣」,以「一手服務,一手記錄」為主軸,鼓勵大學生蹲點偏鄉、社區、部落,實踐專長與記錄故事,「鈺瑛」和「鼎君」以自身對於祖父母相處的難忘經驗,選擇在桃花源據點蹲點17天,近距離與長輩相處記錄生活點滴。

理事長葉國芳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邁入高齡化社會之際,長輩的知識越來越受重視、銀髮族樂活也成為顯學。一直陪伴桃園平鎮長輩樂齡學習的「台灣老大人活力發展協會」, 近年也和中華電信基金會攜手,協助長輩運用數位工具樂活,透過網路結合平板與手機設備,帶領長輩進行跨世代與跨領域的體驗與學習,創造精彩的銀髮生活。

由於明天是八八父親節,27日(八月第四周周日)也是祖父母節,會場上精心安排祖孫或親子一起動手做成祖父或父親臉譜三明治午餐,還有合力賓果闖關的趣味遊戲,會場上笑聲不斷,希望能透過互動過程讓長輩動起來,也讓孩子更瞭解長輩,拉近祖孫之間的距離!

暑假是兒童和青少年難得有機會與祖父母相處的時間,「鈺瑛」和「鼎君」於7/24-8/9期間,在老大人協會協助長輩學習數位應用,也策劃了祖孫互動遊戲,期望透過活動讓長輩傳承生活知識、讓兒孫看見長輩的長才,更透過趣味互動的設計,促進祖孫對彼此的瞭解,拉近彼此的距離。

「鈺瑛」分享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直到小學五年級,所以跟爺爺奶奶的關係比跟父母還要親近。自從離開爺爺奶奶之後,每年寒暑假總會撥出一段時間,好好的陪伴他們。升上大學後,更是每個禮拜都會打電話回去跟他們聊聊近況,即使只是問「吃飽了沒」也很幸福。

在參加蹲點台灣要選擇服務據點時,台灣老大人活力發展協會深深吸引自己的目光,主要的服務對象正是跟爺爺奶奶年齡接近的長輩們,服務內容也是一些很特別的課程,特別注重於「陪伴」。很高興有這樣的一個機構,帶給這些長輩溫暖。

「鼎君」也分享兒時記憶,外婆是個寡言的人,少數的溝通僅止於日常的互動,像是「吃飽了沒?」、「讀書讀的怎麼樣?」、「最近身體還好嗎?」。不懂的如何與外婆互動,直到外婆住院後,才了解到生命的有限性與短暫性,然而卻跨不出心中那道牆,無法鼓起勇氣說愛、無法鼓起勇氣關懷、無法鼓起勇氣擁抱。不久後外婆走了,成為自己人生的一大遺憾。

未來希望從醫,在工作場合必須與相當多的長輩互動,於是我想在老大人蹲上一陣子,因為「老大人」是個媒介,是個讓我能夠練習的場域。來了以後,不如到此前的恐懼與不安,這裡的長輩開明而溫暖,總是以溫柔的力量帶著我們一起度過這幾天的日子。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