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邀記者朋友蒞臨採訪>
桃園長庚醫院‧牙齒保健遊戲週活動
《翻轉孩子的牙醫體驗》
一、時間:107年9月7日(五)下午14:30-16:00
二、地點: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南棟B1兒童牙科圖書區(南四電梯口)
(桃園市龜山區頂湖路123號B1)
三、活動流程:
14:20~14:30...報到
14:30~14:45...醫師叔叔教刷牙
14:45~16:00...闖關遊戲拿獎品
四.活動介紹:
兒童牙齒口腔問題總是讓許多家長操煩,為了幫助孩子學習自我牙齒保健,並克服看牙醫叔叔阿姨的恐懼,桃園長庚醫院特別規劃「兒童牙齒保健遊戲週」,自9月7日起至9月13日在兒童牙科旁候診室,舉辦『學刷牙的闖關活動』,讓孩子在候診區一邊玩遊戲,一邊跟牙醫師近距離互動學刷牙,翻轉孩子進到牙科候診區的害怕情緒,讓看牙醫也可以是一次開心有成就感的學習體驗。
「兒童牙齒保健遊戲週活動」9月7日開幕,桃園長庚邀請兒童牙科張伯森醫師示範正確的刷牙方法與牙線正確的使用方式,並讓現場的家長及兒童實地操作演練,再由「醫師教練」從旁引導協助,讓學習的成效正確而且紮實,學成後醫院還贈送兒童牙刷給參加的家長與兒童,希望孩童們學會好好刷牙,擁有一口健康的好牙。
桃園長庚兒童牙科張佩菁主任表示,台灣學童齲齒率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根據國民健康局在2006年和2011年針對學齡前幼童調查,發現3歲到6歲的齲齒率都有逐年攀升的情形,從2006年的58%(3歲)、73%(6歲),到2011年增加到31%(3歲)、79%(6歲)。另外國民健康也公布2012年的12歲兒童恆牙齲齒經驗指數,我國分數高達2.5顆,僅次於菲律賓和柬埔寨,不但沒達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的2顆以下目標,也沒達到我國自己設定的2.3顆標準。
張佩菁主任從門診經驗發現,許多家長對於兒童的牙齒保健有些錯誤的觀念,例如認為「乳牙蛀牙沒關係,反正以後會長新的恆牙,到時候牙齒就自然而然會變好」,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乳牙牙根下方的齒槽骨內,有正在發育中的恆牙的牙胚,若是乳牙蛀牙太嚴重,細菌就有機會沿著牙髓腔進入牙根內,並且向下蔓延至發育中的恆牙牙胚,讓發育中的恆牙也飽受齲齒細菌的威脅,甚至會引發膿腫或蜂窩性組織炎,讓感染進一步擴大。
張佩菁主任強調,齲齒是35歲以前牙齒喪失最首要的原因,所以請家長務必重視孩童的口腔衛生,同時養成正確而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刷牙時請遵守「333黃金刷牙法」,也就是「每天3餐飯後要刷牙,要在用餐後3分鐘內刷牙,每次刷牙至少要刷3分鐘」。
由於牙線的使用是需要手部比較精細而複雜的動作,所以張佩菁主任建議家長,對於10歲以下的孩童,可以盡量鼓勵並協助孩童先自行練習刷牙和使用牙線,等孩童處理完畢後,再請家長幫孩子徹底清潔一次,以補強孩童不足之處。如果能夠從小就養成正確的刷牙方法以及使用牙線的習慣,並且定期做牙齒的檢查,對於牙齒健康的維護,有著長遠的影響,而且終身受益。
為緩解孩童等候看牙的焦慮,也有機會學到正確愛護牙齒的觀念,桃園長庚醫院於今年4月開始,已經在兒童牙科候診室提供圖書服務,購買許多牙齒保健童書繪本由故事志工跟孩童們說故事,受到許多家長和小朋友的喜歡和好評。
9/7《翻轉孩子的牙醫體驗》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