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  瀏覽數:2,147,483,656

LINE   

回「新聞網」首頁  |  上一則   |  下一則
發稿日:2022/08/21 12:34:00 AM
發稿人:站長 | 修改新聞稿
都更政治學 青年快來學!
您尚未登入會員!   新會員註冊
   帳號 密碼 
如果你覺得政治難搞,骯髒、under table、只顧黨意、只講權力、只爭利益,隨時可以拋棄的就是人性...。這時候再來思考都更的事情,就更能理解為什麼都更政策會如此破洞百出! 
  
 都更十年磨不了一劍,會不會正因為政策最多只能延續8年,但往往4年就可能要輪替一次?即便某政黨有好的政策,也會在黨意凌駕民意,金主的主意凌駕地主的利益,最終結論只剩下政黨思維,沒了政府思維? 
  
 在部分建築師的眼中,政黨和政府沒有完善相互監督的制衡機制,而選民也是同樣的思維在判斷和投票,最終好的政策,就會淪為政治的口水,如同聯合報社論/柯文哲卡蛋八年,現在換成蔡政府卡他 
 https://udn.com/news/amp/story/7338/6548207 
  
 當政治牽扯到金錢和權利,還能不傾斜嗎?當政治成為瓜分利益的組織,要透過遊說、包容,才能整合出可以妥協的方案,是不是恰恰就跟做都更整合一樣困難? 
  
 當政黨內部都難以100%同意時,希望不同黨派、不同社經地位、不同知識水平、財富也不均的地主們要100%意見一致,而且還要先把你家明明還能住的房子拆掉,卻不保證一定蓋得回來,別開玩笑了,什麼鬼政策! 
  
 都更不但讓我們浪費掉既有資源,利用百姓的財產下注,讓作莊的政府或建商變成大富翁,最終地主竟連分紅的權利都沒有,什麼鬼政策,再罵一遍! 
  
 搞政治、搞都更,其實都是一樣的道理,都在處理人、錢和權力的問題,艱難重重,一定是必然。 
  
 當政黨自己都搞不定,政府內部意見紛雜的時候,還要奢望參與都更的地主內部先團結,外部也讓利,才能走下一步,不正是先天不良,後天失調,只能透過時間產生質變,或等待下個大災情來臨時,才能夠加速意見的收斂和整合嗎?真的等到的時候,恐怕只能更慘! 
  
 台灣都更權益促進會的經驗中,都更要快,其實很簡單,就是五大需求到位,自然就快起來了: 
  
 一、先建後遷。 
 二、容積自由調配。 
 三、自建、委建、合建任君選擇。 
 四、政府做莊,提供前期資金,後期分潤。 
 五、先整合、後選商 。 
  
 聰明的政府和候選人,想到了嗎? 
  
 明明可以輕鬆利用老宅變社宅,為什麼還要浪費納稅人的資源,蓋一堆叫做社會住宅的新房子,給弱勢和青年人居住,最終因為租金不得不上漲,再把窮人逼走,讓年輕人無止盡的支付租金給房東,一輩子翻不了身。 
  
 當我們希望提高就業率,讓年輕人無後顧之憂敢生小孩時,卻不斷同時強調要30年、50年不吃不喝,年輕人才買得起房子時,是誰教會年輕人購屋的恐懼,卻不教導如何學習承擔和負債,讓不動產為年輕人在睡夢中也能累積財富? 
  
 國高中的學習課綱中,有數學、物理,卻沒有投資理財,明知都更動輒十年、二十年,還不加速青年學習方案,讓他們有機會協助父執輩做出最好的選項,為家人創造最大財富,減少奮鬥30年。這時候,誰還不生小孩! 
  
 解決都更問題的同時,也解決人口少子化的國安問題! 
  
 民國111年,全台的老屋大約450萬戶,這代表了多少張選票,多少戶年青人更應該加速學習,才有機會協助老家實踐都更的夢想,讓台灣的市容足以翻轉成為進步的城市,讓年輕人從做中學、看見夢想、實現理想,才能勇於承擔,有實力成家立業成為國家的主人翁。 
  
 政策推一把,老屋變新屋,十萬青年十萬新屋,當新成屋變多了,房價不就自然平抑了嗎! 
  
 當年輕人懂得透過自主更新會,每戶多賺500萬~1000萬,孩子當然就養得起,政府稅收自然就更充足,才更有力量照顧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台灣錢還能不淹腳目嗎! 
  
 機會正來臨,您看到了嗎! 
  
 都更比命長,快快鼓勵年輕人一邊學習、一邊實戰,夢想就在前方! 
 
 
 歡迎加入站長的LINE,共同點亮一根蠟燭: 
  
  
 歡迎加入「都更之家」共學! 
  
 站長的都更良心書:如何創造都更多贏!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4487?srsltid=AfmBOooGxI-BX3b3qwHck9uoT7xnD4QuooGF9fu-U5pqoNO-S6bfdwzE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LINE      回首頁
回應本篇文章!(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
(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內 容:
檔案1
類別:(可存入分類相簿中!)
圖說1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 臺北市危老重建工作站中山北安站
MAIL:tnewscc@gmail.com
(台灣都更權益促進會-台灣都更顧問、都更危老網) 
  ‧ 免費詢諮電話:0988-729-724
本站由「台灣都更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贊助、營運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