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  瀏覽數:2,147,483,950

LINE   

回「新聞網」首頁  |  上一則   |  下一則
發稿日:2025/04/01 09:07:00 AM
發稿人:站長 | 修改新聞稿
自建才能找回安全 想想當年長輩怎麼蓋房屋?
您尚未登入會員!   新會員註冊
   帳號 密碼 
  
語速:1.0
(使用LINE瀏覽器若無法啟動語音,請改用Chrome瀏覽器播放)
只有自建才能找到安全 
  
 當我們談論「家」時,安全是最基本的需求。然而,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卻讓許多人忽略了這一點。我們習慣於購買建商提供的房屋,仿佛買精品一般,卻未必意識到這樣的房子是否真的安全、耐用。相比之下,過去的世代,許多人選擇自建房屋,親自參與設計與施工,確保品質與安全無虞。現代人若能回顧這些經驗,也許會發現,自建才是最好的選擇。 
  
 父母那一輩是怎麼蓋房子的? 
  
 回想我們的父母輩,他們蓋房子時會考量許多因素——土地選擇、建材品質、施工細節,每一個環節都親力親為。他們深知房子不只是居住的地方,更是一生的保障。因此,他們不會輕忽任何細節,從地基到結構都講求穩固,以確保房子能夠歷經數十年風雨而屹立不搖。 
  
 此外,那個時代的建房子是一種家族共同參與的過程,親戚朋友共同出力,工匠們則憑藉多年的經驗,手工打造堅實耐用的房屋。這樣的過程不僅讓屋主對自己的房子有深厚的感情,更重要的是,確保了房子的結構安全與使用壽命。 
  
 反觀現代建案,開發商為了降低成本,往往選擇低成本的材料,甚至縮短工期,導致建築品質下降。當購屋者進入市場時,選擇已經被建商限定,甚至沒有機會深入了解房屋的真正品質。這種情況下,購買一棟房子實際上就像是在「抽盲盒」,運氣好的人能買到結構良好的房屋,但運氣不好的人可能面臨偷工減料、結構問題,甚至嚴重的安全隱患。 
  
 如果是都市更新案呢?肯定要比預售屋更慘,因為被建商圈中的土地,地主連選擇權都將喪失,無從比較,只能任由建商發揮道德和良知不要偷工減料,對於營利掛帥的企業,這不是緣木求魚嗎? 
  
 房子從人生大事變成奢侈品,安全與風險如何權衡? 
  
 過去,建造房子是一輩子的重大決定,家族成員共同規劃,考量實用性、安全性與耐久性。但在現代社會,購屋被塑造成一種消費行為,房子成為市場上的一種「商品」,甚至有人將買房視為投資工具,而非生活所需。 
  
 這種轉變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房屋的安全性逐漸被忽視。我們在購買手機、汽車時,會仔細研究規格、性能與品質保證,但買房子時,許多人卻只關心地段、裝潢與品牌,而忽略了房屋最根本的結構與安全問題。這種現象正是市場與開發商塑造出來的結果,讓消費者習慣於接受「現成的選擇」,而不是去思考「最好的選擇」。 
  
 另一方面,許多現代住宅的建造模式已經完全不同於傳統方式。開發商為了提高利潤,會以標準化、大規模的方式建造房屋,這意味著房子的結構與品質並不一定符合每個地區的特殊需求。例如,某些區域可能需要特別加強抗震結構,但建商為了節省成本,未必會投入足夠的資源來確保安全性。 
  
 當房子從一輩子的安身之所變成一種「奢侈品」,我們究竟是在購買一個安全的家,還是僅僅買到了一個市場包裝過的商品?這是每個購屋者都應該深思的問題。 
  
 自建房屋才是確保安全的唯一方式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回歸自建房屋或許是確保安全的唯一方式。透過自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掌控房屋品質: 
  
 1. 土地選擇:自己選擇土地,確保地理位置、安全性與環境品質,而不是接受建商分配的地段。如果是都市更新案場,土地都是地主自己的,您的優勢自己最了解。 
  
  
 2. 建材掌控:選用符合自己標準的優質建材,而非市面上可能摻雜劣質材料的成品建案。建材就像衣服,難道買衣服不會試穿嗎?不用看不用挑就可以任由別人自己決定嗎?應該花的時間,請問跑哪去了? 
  
  
 3. 施工品質:聘請值得信賴的工匠與工程團隊,確保每個施工步驟都達到標準,不因趕工而犧牲品質。只要您還活著,在資訊大爆炸的年代,什麼知識都找得到,什麼專家只要願意付錢也都請得到。 
  
  
 4. 個性化設計:根據自身需求設計空間,確保居住舒適度與安全性。別忘了房子是你要住的,不是建商要住的,他們只想高價把他賣掉獲利了結。 
  
  
 5. 長期耐用:一旦房子按照高標準建造,不僅安全無虞,還能夠傳承給下一代,成為真正的家族資產。只有地主才會思考這個層面的問題,安全堅固耐用,只存在於自建的案場,因為只有你才要承受最大的安全風險,其他人都只是過客,如果你了解銷售者的一張嘴,就知道最終的風險還是由消費者買單。 
  
  
 當然,自建房屋並非沒有挑戰,這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資金與心力。然而,相較於購買建商提供的房屋,這種方式能夠確保安全無虞,讓我們真正擁有一個可以信賴的居住空間。 
  
 結論:安全應該是首要考量,而非市場的選擇 
  
 現代房地產市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這種便利是以安全與風險作為交換。開發商掌控了建材、施工與設計,消費者往往無法深入了解這些過程,導致許多人住進自己並不完全信任的房屋。 
  
 回顧父母那一輩的建房模式,我們能夠發現,安全的房子必須從頭開始掌控,確保每一個環節都符合最高標準。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也許就會明白,只有自建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全,而不是在市場中尋找已經被決定好的選擇。 
  
  
 安全,是對用心者的補償,不是對付費者的保障! 
  
 

 
 

 
  
 


 
 歡迎加入站長的LINE,共同點亮一根蠟燭: 
  
  
 歡迎加入「都更之家」共學! 
  
 站長的都更良心書:如何創造都更多贏!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4487?srsltid=AfmBOooGxI-BX3b3qwHck9uoT7xnD4QuooGF9fu-U5pqoNO-S6bfdwzE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LINE      回首頁
回應本篇文章!(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
(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內 容:
檔案1
類別:(可存入分類相簿中!)
圖說1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 臺北市危老重建工作站中山北安站
MAIL:tnewscc@gmail.com
(台灣都更權益促進會-台灣都更顧問、都更危老網) 
  ‧ 免費詢諮電話:0988-729-724
本站由「台灣都更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贊助、營運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