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  |  瀏覽數:2,147,483,732

LINE   

回「新聞網」首頁  |  上一則   |  下一則
發稿日:2025/06/13 12:26:00 AM
發稿人:站長 | 修改新聞稿
為何都更合建 經常變成「囚犯困境」?
您尚未登入會員!   新會員註冊
   帳號 密碼 
語速:1.0
(使用LINE瀏覽器若無法啟動語音,請改用Chrome瀏覽器播放)
都市更新中的囚犯困境 
 都市更新案本質上是一場多方參與者的動態賽局,其中以地主與建商的「策略互動」最為關鍵。根據賽局理論,若參與者之間缺乏信任與約束,往往會陷入「囚犯困境(Prisoner’s Dilemma)」的困局 —— 即使雙方合作可創造更大總利益,卻因互不信任,各自選擇自利或防衛性的行動,導致最終雙輸。 
   
  將賽局理論的囚犯困境,用在都市更新上: 
 一、當地主選擇當釘子戶,就是對抗雙輸; 
 二、若地主合作,建商利用各個擊破對抗地主,雖然取得暴利卻會使地主興訟; 
 三、若地主對抗索要太多,但建商讓利合作,卻可能因利益不足變成爛尾樓;  
 四、唯有地主、建商相互信任合作才可創造多贏。  
 

都市更新的「賽局理論」 
  
  
 這四種情境正呼應了賽局理論中的「非零和博弈」:彼此信任才能做大餅,猜疑則只會搶破餅、吃剩飯。但難就難在信任難以建立,注定都更「合建」案,只能愈走路愈窄。  
   
 但在市場上諸多對建商不利的疑慮中,總會有10%~20%地主無法真心信賴,賽局經常破局,投資泡湯,彼此坐困愁城,成就「囚犯困境(Prisoner's Dilemma)」反成常態。  
  
 🧠 市場風險加深困局:資訊不對稱+不確定性 
  
 都市更新還牽涉許多外部不確定因子,這些因素放大了「不合作的風險」,使囚犯困境成為常態。只要是都市更新案,地主與建商合建,就會成了地主方拿身家押注,建方拿積累信譽對賭,當安全無人可保證、成本不可控、資金不週全、房價難預期,即便雙方選擇合作,但市場不友善,仍可能出現以下四種變數: 
  
 一、成本、售價皆上漲:雖有利潤空間,但資金週轉壓力劇增,稍有延誤即成爛尾。 
  
 二、成本、售價皆下跌:建商無利可圖,計畫停擺,地主受損。 
  
 三、成本上漲、售價下跌:傷害最重,建商不願進場或要求地主讓利,協商破局。資金不足+無利可圖,多數廠商肯定不興建或成就爛尾樓,再要脅地主加價。 
  
 四、成本下跌、售價上漲:表面皆大歡喜,卻易引發地主認知不平,對建商「暴利」產生敵意與抗爭,若雙方合約有漏洞,官司訴訟就來了。 
  
 這些不確定性使雙方在初期談判階段難以做出合作承諾,也導致部分地主選擇「觀望、對抗」來降低風險,卻反而陷入拖延與不信任的惡性循環。 
  
 🏚 賽局失衡的常態:信任赤字與破局機率高 
  
 在實務中,只要有 10%~20% 的地主不願配合、或無法信任建商,即足以拖垮整案整合。建商方面雖承擔專案成本與信譽風險,但面對資金、政策、市場多重不確定,僅能以保守策略因應,缺乏誘因承擔更多讓利或風險。 
 最終,地主與建商彼此「押注對方會背叛」的心理,讓合作破局成了常態 —— 正是賽局理論所揭示的典型「囚犯困境」。 
  
 ✅ 解法:制度設計與信任機制導入 
  
 要擺脫囚犯困境,關鍵在於: 
  
 一、資訊對稱與公開透明(引入公正第三方審計、專業顧問機制) 
  
 二、逐步信任建立機制(分階段履約、合作條款彈性化) 
  
 三、風險共擔機制(例如備用金、履約保證、設定停損條款) 
  
 四、政府政策背書或優惠誘因(如容積獎勵、融資協助) 
  
 


 
 歡迎加入站長的LINE,共同點亮一根蠟燭: 
  
  
 歡迎加入「都更之家」共學! 
  
 站長的都更良心書:如何創造都更多贏!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4487?srsltid=AfmBOooGxI-BX3b3qwHck9uoT7xnD4QuooGF9fu-U5pqoNO-S6bfdwzE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LINE      回首頁
回應本篇文章!(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
(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內 容:
檔案1
類別:(可存入分類相簿中!)
圖說1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 臺北市危老重建工作站中山北安站
MAIL:tnewscc@gmail.com
(台灣都更權益促進會-台灣都更顧問、都更危老網) 
  ‧ 免費詢諮電話:0988-729-724
本站由「台灣都更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贊助、營運和管理